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第1~3天

第4~9天

第10天

叶面喷洒

日温/夜温

光照

日温/夜温

光照

分组

检测

A

H2O

25℃/18℃

适宜

25℃/18℃

适宜

A1

光合速率

A2

G基因表达量

B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B1

光合速率

B2

G基因表达量

C

SA

25℃/18℃

适宜

18℃/12℃

弱光

C1

光合速率

C2

G基因表达量

(1)设计实验时,应该遵循的是________

①所选幼苗长势相同②细苗进行随机分组③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④重复进行实验

(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组,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暗反应中________过程。

(4)实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5)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 对照 (等量)H2O 诱导气孔开放 C3的还原 明显降低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 促进 探究水杨酸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和G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解析】

生物实验遵循的一般原则主要有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时间、不同光照强度、不同温度及是否喷洒SA,因变量为光合速率和G基因表达量,据此分析作答。

1)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等,所以本实验所选幼苗长势相同、幼苗进行随机分组并重复进行实验,故选①②④。

2)据表分析,A组应该为空白对照组,B组和C组在第49天作为一组对照,而C组喷洒的是水杨酸(SA),则故B组叶面应喷洒(等量)H2O;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诱导气孔开放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3)根据题干信息可知,G基因的表达产物(一种酶)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而[H]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说明该酶参与了暗反应阶段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

4)①据图并结合表格分析,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图中外施SA后,G基因表达量明显提高,SA的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促进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5))根据题意和题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杨酸对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母本是_____。在此实验中用作亲本的两株豌豆必须是___种。

(2)操作①叫___,此项处理必须在豌豆____之前进行。

(3)操作②叫_____,此项处理后必须对母本的雌蕊进行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4)在当年母本植株上所结出的种子为_____代,其遗传因子组成为___,若将其种下去,长成的植株表现为___茎。

(5)若要观察豌豆植株的性状分离现象,则至少需要到第___年对___代进行观察。出现的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_____,所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比例接近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的过程。请据图作答:

1)图甲的亚显微结构应通过_________________才能观察。

2)图甲中含有DNA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填图中编号)。

3)图乙abc三种细胞器分别对应于图甲中的____(填图中编号)。欲分离这三种细胞器应使用______法。

4)用台盼蓝对图甲所示细胞进行染色,发现死细胞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这一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b=h+c+d+e+f+i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在“草→兔→狼”这一食物链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乙

D. 通过圈养减少f可以提高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细胞部分结构及细胞内外的多种蛋白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为真核细胞,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若该细胞分泌的甲蛋白能与细菌、病毒结合,使其失去毒性,则该细胞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而来。

(3)若乙蛋白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则其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

(4)若丁蛋白可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并发挥作用,则丁蛋白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三种)。

(5)丙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物质具有信息交流、增加黏着性等功能,若该细胞为癌细胞,则丙的含量会____________

(6)若该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其分泌的甲蛋白作用于垂体,则甲蛋白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7)甲、乙、丙、丁四种蛋白质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动物细胞示意图。据图回答:

1)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能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细菌,说明[1]具有____________的结构特性。

2)若该细胞是人的肝脏细胞,则肠道内的葡萄糖至少要通过______层磷脂分子,才能到此细胞中被利用。

3)若该细胞是人的大腿肌细胞,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大腿肌肉感到酸痛,是因为此细胞的[ ]______________(填结构的序号及名称)中产生了使肌肉细胞疲劳的物质。

4)若用蛋白酶和肽酶处理染色质,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

5)水稻叶肉细胞中没有图中的[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进化形成过程的解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颈鹿祖先过度繁殖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各异,这表明生物变异是______________。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

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_,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争是指______________

3)适应有双重含义:一是生物体的_________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二是指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适应是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并用来培养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甲图)以及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内质网、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曲线(乙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 与乳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密切相关的具膜细胞器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C. 乙图中d、e、f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D. 35S在细胞各个结构间移动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可称为核酸一蛋白质复合物。真核生物核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有异常mRNA会被细胞分解,如图是核基因S的表达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S基因中存在不能编码多肽链的片段

B. 图中所示的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

C. 图中①和②过程均存在着核酸一蛋白质复合物

D. 过程①和过程②中的酶均能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