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B. ATP的水解需要酶参与

C. 酶促反应都要消耗ATP

D. 核糖可作为合成ATP和RNA的原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油菜中基因G和g控制菜籽的芥酸含量,而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研究人员拟利用高芥酸油菜品种(gg)和水稻抗病基R培育低芥酸抗病油菜新品种(GGRR)育种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诱发基因突变其优点是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 过程②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克服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 过程②与过程③操作顺序互换对育种结果没有影响

D. 若要缩短育种年限在过程②后可进行单倍体育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宣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17/2/23/1630105028640768/1633180759277568/STEM/77360b1f4543486a9ed77dd612a67ba9.png]

A. 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只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的结构是

C. 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0、N四种元素

D. 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在人体内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湖北省八市十二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 细胞癌变与smac从线粒体大量释放有关

C. smac与IAPs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环境无关

D. 细胞凋亡时,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广东省揭阳市高三毕业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制药厂研制出一种降血糖药物X,若要验证一定量的药物X能使患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浓度降至正常值,有关这一实验设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糖尿病小鼠做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X溶液

B. 建立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两个对照组,都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C. 三组小鼠都要在实验前和实验后测定血糖浓度

D. 三组小鼠都要在实验前摘除胰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四川省高三2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上,缺少矿质元素__________会导致其合成量减少,影响__________阶段的进行。

(2)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本实验中,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空白对照组的处理为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单株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其他叶片的光合产物能输入穗位叶和玉米籽粒并补充穗位叶生长和玉米籽粒发育所需,若去除顶部叶片过多,可导致穗位叶和玉米籽粒的有机物__________降低,使其积累的有机物减少,造成减产。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___________________,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有所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出来的抗虫基因,因其表达产物Bt毒蛋白具有杀虫效果好、安全、高效等优点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基因。请回答下列有关转基因抗虫植物的问题:

(1)要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获取Bt毒蛋白基因,可根据Bt毒蛋白基因的部分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①_________,再利用②_________技术扩增出Bt毒蛋白基因。

(2)构建重组质粒时,常用Ti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Ti质粒上具有③_________,它能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植株细胞)的 ④_________上。这种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是⑤ _________法。

(3)要确定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后,是否赋予了棉花抗虫特性,在个体水平上还需要做⑥_________ 实验;若要检测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是否产生了相应毒蛋白,在分子水平上可利用⑦_________ 方法进行检测。

(4)目前,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问题是社会争论的热点。如有些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会威胁环境安全;但也有人认为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⑧_________ 的使用,有利于减轻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高一下学期开学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青蛙和小鼠随外界温度变化的耗氧量

B. 乙图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 丙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细胞器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丁图中的A、B、C三条曲线所指代的膜结构分别是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等六校高三2月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人生长激素的示意图。质粒上的Ampr表示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限制酶PstI、EcoR I和Hind Ⅲ切割形成的末端均不相同。据图回答:

(1)将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体内来生产生长激素。图中对供体雌鼠甲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一段时间后与雄鼠乙交配,然后通过手术的方法从雌鼠甲的______中取出受精卵。

(2)①过程不能利用人的皮肤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过程是在__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合成相应产物。

(3)从该生产过程看,为了使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并且有利于受体细胞的筛选,切割质粒时应选用的酶是____________。

(4)大肠杆菌细胞内应不含____________基因,以利于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

(5)如果从限制酶Pst I、EcoR I和HindⅢ任选两种酶对质粒进行切割,均会将质粒切成两段,则形成的DNA片段有______种,其中含有完整四环素抗性基因的DNA片段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