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 a 可能表示某种激素,b 表示受体

B.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表示靶细胞

C.此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结构

【答案】D

【解析】

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2、分析题图:图中甲为分泌细胞,a可能为某种激素;乙为靶细胞,其上的b为受体。

A、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激素,b表示受体,A正确;

B、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表示靶细胞,B正确;

C、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

D、细胞膜上的受体不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需的,如高等植物细胞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微型繁殖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途径。与常规的种子繁殖方法相比,这种微型繁殖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胚状体,再通过人工种皮(人工薄膜)包装得到人工种子(如图所示),这种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可萌发生长。人工种皮具备透气性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胚乳能够为胚状体生长提供所需的物质,因此应含有植物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类物质

(3)用脱毒苗进行繁殖,可以减少作物感染病毒。为了获得脱毒苗,可以选取植物的___________进行组织培养。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与基因工程技术相结合获得转基因植株。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基本程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流程图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pH对酶A和酶B所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影响,获得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很可能取自人体的胃液

B.A与酶B最可能不在同一部位发挥作用

C.A与酶B催化活性的最适pH相同

D.B的催化效率高于酶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 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 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 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这是因为( )

A.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容易得到

B.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 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实验材料包括: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 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

C. 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 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

B. 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C. 饮水不足,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D. 细胞内外液 Na+、K+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 从火山口开始的演替 B. 沧海变桑田

C. 火灾过后的草原恢复演替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