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
A.体液免疫    抗原B.细胞免疫    抗体
C.体液免疫    抗体D.细胞免疫    抗原

分析 1、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后,能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并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为:

解答 解:(1)抗蛇毒血清中含有能与蛇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而抗体是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因此这一免疫反应为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2)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小型动物的体内,会引起免疫反应,说明蛇毒是抗原;抗原会激发小型动物的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关抗体,因此蛇毒是抗原,抗蛇毒毒素血清的有效成分是抗体.
故选:A.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作为一个重要的知识考点,近年在各种类型的高考试题中都紧密结合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知识而设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一健康男子进行冬泳.下列与机体相关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分泌量均增加
B.大脑皮层产生冷觉,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C.皮肤起“鸡皮疙瘩”属于条件反射
D.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A.蛋白酶 B.脂肪酶 C.麦芽糖酶 D.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海南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文昌校级期中)如图是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字母A~E表示信息分子,数字表示相关生理变化.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相关信息分子的名称:B ,E

(2)图中②表示增殖分化产生

(3)由图可知,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若如图表示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细胞接受A物质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4)则图中a段表示 电位,由 外流造成.

(5)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 .如果处在低Na+的环境条件下,神经纤维兴奋时的电位峰值与图示c点相比: (高、低、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水稻非糯性(Y)对糯性y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用非糯性抗病和糯性不抗病的两纯种水稻杂交,让F1自交三代,在自然情况下,基因频率的变化是(  )
A.Y逐渐增大、R逐渐增大B.Y逐渐减小、R逐渐减小
C.Y基本不变、R基本不变D.Y基本不变、R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1次有丝分裂后再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无交叉互换现象),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的比例依次是(  )
A.50% 100%B.25% 50%C.25% 100%D.50% 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哪项不符合有关酶的叙述(  )
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C.酶起催化作用时,和其它催化剂相同,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酶在催化反应中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向是逆时针的,则其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纺锤体结构,可用平面反光镜适当降低视野亮度
D.按正确的操作方式下降显微镜镜筒时,从右侧看粗准焦螺旋应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