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海鲜过敏反应的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lgE抗体

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参与①过程

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也能发生如图所示的②、③过程

D.过敏反应是机体二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异种蛋白首次进入机体,使得成熟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a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a细胞分泌抗体,吸附在皮肤和内脏黏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过敏原再次进入时,与皮肤和内脏黏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上的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Aa细胞为效应B细胞,不具备识别异种蛋白的能力,A错误;

B、辅助性T细胞膜上是抗原-MHC受体,识别的是抗原-MHC复合体,不能直接识别异种蛋白,B错误;

C、②中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膜表面,③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在体液中,与图中过程不一致,C错误;

D、如图所示,过敏反应是二次接触到异种蛋白才发生的免疫过度反应,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发现,鸽子胸肌细胞内丙酮酸的氧化分解过程中存在一条AB…→CD的反应途径。如果向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等有机酸,发现任何一种有机酸即使在含量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极大的加快丙酮酸氧化分解的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采用鸽子这类飞翔鸟类而非家鸡这类不善飞翔鸟类的胸肌细胞进行研究的原因是_________,丙酮酸氧化分解生成CO2[H]发生在_________中。

2)如果阻断CD的转化,则引起C堆积,而此时加D,随着D的减少,C的堆积量会持续增加。据此可推测丙酮酸氧化分解的整个反应过程是一个由多种有机酸参与的_________(填“环状”“直链状”)途径,并用箭头和字母构建此途径_________

3)线粒体中的C酶可催化CD的反应,而丙二酸与C结构相似,因此会妨碍C_________,对C酶造成竞争性抑制作用。如果增加C的浓度,可以_________(填“增强”“减弱”)丙二酸的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往往是趋向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可增加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

C.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D.由图甲可知,D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可能会受到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弃耕农田演变成一片森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落的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

B.草本植物阶段在垂直方向上也有分层现象

C.成熟森林阶段,树冠层对群落的影响最大

D.若所处气候为低温高湿,其顶极群落为热带雨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反应进行时,有酶参与和无酶参与的能量变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为吸能反应

B. 曲线I表示无酶参与时的反应

C. E2代表有酶催化时所降低的活化能

D. 其他条件相同E4越大,则酶的催化效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分析回答:

1)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内流,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l浓度显著_____________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Cl_____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2)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通道)并未改变,GAB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细胞膜上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据图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中含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________

3)为探究GABA兴奋性效应对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将不同基因分别转入三组大鼠胚胎神经组织。待幼鼠出生后第14天,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及长度(如下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________,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________

4)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NKCC1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用________技术检测KCC2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________,则证实上述推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小组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进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实验测得温室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种子萌发时往往需要加水浸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种子萌发时,种子堆中的温度会_____________(填“不变”或“升高”或“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水稻种子长出幼叶的时间_____________(填“早于”或“等于”或“晚于”)第10天,原因是_____________。种子萌发17天以后,限制温室内氧气浓度增加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两个水稻新育品种P1P2幼苗的光合作用特性,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新育品种与原品种叶片的表观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光合作用中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中,提取该物质常用的有机溶剂是________________

2)水稻叶肉细胞中,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是碳反应中将CO2还原为糖的能源物质。碳反应中形成的第一个糖是________________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了CO2的供应,水稻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在25-40℃范围内,P1表观光合速率受温度影响比P2________________

5)比较15℃时P1总光合作用强度和P2总光合作用强度的大小关系:________________(相等、不相等、无法确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小球藻的光合作用进行研究,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中碳的转化途径,因此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下图为简化的卡尔文循环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回答问题:

(1)卡尔文循环中,3-磷酸甘油酸在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 ,其中的为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提供了 和能量, (场所)重新形成,所以卡尔文循环只有在

条件下才能一轮一轮循环不已。

(2)对培养小球藻的试管,先进行一定强度的光照后,再黑暗处理,暗处理后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会 。如果加入18O标记CO2,则会形成 ,进而产生18O2.

(3)提取并分离小球藻中的光合色素,滤纸条上从上至下第二个色素带的颜色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