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分析回答:

1)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内流,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l浓度显著_____________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Cl_____________(填“内流”或“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2)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通道)并未改变,GABA的两种作用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KCC2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共转运体的大小表示细胞膜上该转运体的相对数量)。据图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中含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________

3)为探究GABA兴奋性效应对神经元发育的影响。将不同基因分别转入三组大鼠胚胎神经组织。待幼鼠出生后第14天,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突起的数量及长度(如下图)。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________,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________

4)在患神经性病理痛的成年大鼠神经元中也检测到GABA的兴奋性效应,推测该效应与KCC2NKCC1表达量有关。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用________技术检测KCC2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________,则证实上述推测。

【答案】(特异性)受体 外流 NKCC1 数量和总长度显著降低 位置(分布)和含量 抗原抗体杂交 实验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或(和)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

【解析】

1.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2GABA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合成以后储存在突触小泡中,受到刺激以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保持静息电位。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会引起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发生电位差,产生电流。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1)通常情况下,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内流,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研究大鼠等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胚胎发育早期未成熟神经元时发现,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其原因是胞内Cl-浓度显著高于胞外,GABA作为信号引起Cl-外流,从而产生兴奋性效应。

2)由图1可知,大鼠成熟神经元应是图1中的神经元2,其含量相对较低的Cl-共转运体是NKCC1

3)由图2甲乙丙效果判断,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幼鼠单个神经元数量和总长度显著降低,由此证明GABA的兴奋性效应保证了神经元正常发育。通过检测实验组EGFP的分布及荧光强度以确定KCC2蛋白的位置(分布)和含量。

4)研究者以神经性病理痛模型大鼠为实验组,可用技术抗原-抗体杂交(蛋白质电泳)检测KCC2NKCC1的含量。若结果为实验组NKCC1含量高于对照组或(和)KCC2含量低于对照组,则证实上述推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血浆是血细胞和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都来自于消化系统的吸收

C.甘油三酯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会使此人组织水肿

D.血浆中还存在乳酸、淋巴因子和胆固醇等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两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可抑制DNARNA的合成;细胞毒素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但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都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克隆抗体是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其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融合

B.两种生物导弹治癌的作用机理不完全相同,使用的单克隆抗体可能不同

C.单克隆抗体直接携带两种药物,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癌细胞并与之结合

D.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因而药物不会再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农场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营养级(不都是消费者),三者的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图2是该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其中a2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d2为摄入的饲料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构成了农场的营养结构,碳循环沿着甲、乙、丙进行

B.丙、乙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且乙、丙之间的关系为捕食

C.2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a3d1b2d2

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2d1/a1a2a3×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海鲜过敏反应的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lgE抗体

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参与①过程

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也能发生如图所示的②、③过程

D.过敏反应是机体二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载体有多种类型,可统称为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运转体)

1G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在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的结构或场所)中加工后,分布到细胞膜上。

2)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由图可知,两种转运体中,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________________,保障红细胞在血糖浓度__________时也能以较高速率从细胞外液摄入葡萄糖。当血糖浓度增加至餐后水平(10mmol/L)后,与红细胞相比,肝脏细胞摄入葡萄糖速率增加很多,此时肝脏细胞摄入的葡萄糖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表明,G4主要在脂肪细胞等细胞中表达,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G4基因控制G4合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4)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使正常情况下的尿液不含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某同学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1)发酵罐1和发酵罐2中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保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正常进行,除了满足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外,还需做___

2)判断发酵罐1中优势菌种的数量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此种方法统计获得的优势菌种的数量往往____________________(大于、小于)发酵罐1优势菌种活菌的实际数量。

3)图2表示纯化菌种的操作过程,过程一是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过程二是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欲从发酵罐2中分离出优势菌种并进行计数应选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并获得菌种后,若需长期保存,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花色由Aa(位于2号染色体上)和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产生机理如图所示:

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

亲本

F1

F2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934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黄花:白花=314

1)图中的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该生物的花色性状。

2)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定律,其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

3)将甲组F2中的黄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某次重复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2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花粉致死。根据结果可预测乙组中F1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包含、不包含)_________Aa基因,发生染色体片段缺失的是________________A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5)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以验证某黄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文字说明。________________。(配子不做要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湖泊生活着金鱼藻、浮萍、芦苇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鲫鱼;药物A由于某种原因随着污水进入并影响湖泊生态系统。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由于多因素的影响,在夏季该湖泊生态系统水体中的CO2含量________(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冬季。

3)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鲫鱼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与真实值相比会________(填“偏大”或“相等”或“偏小”)。大量捕捞鲫鱼后,其K值将________。下列属于该区域鲫鱼种群基本特征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4)若含药物A的污水大量流入该湖泊,使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会导致鱼类大量死亡,通过__________调节作用使该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