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效应的为兴奋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即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部分图示,①②③表示不同的突触小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中①②接头处形成突触结构B.①③处产生的信号均使得肌肉发生收缩

C.b为突触小泡,其中包裹有神经递质D.a处受到刺激,则会导致①处于抑制状态

【答案】B

【解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A、两个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神经与肌肉接头处也是一种突触的类型,A正确;

B、当兴奋传至突触3时,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膜电位为内负外正,肌肉不收缩,B错误;

C、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中,C正确;

D、若a处受到刺激,②处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会抑制①处的兴奋,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的XY染色体的比较,其中AC表示同源区段,BD表示非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两条性染色体的基因存在差异,可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若某基因在B区段上,则在该种动物种群中不存在含有该等位基因的个体

C.若在A区段上有一基因“F”,则在C区段同一位点可能找到基因Ff

D.该动物的一对性染色体一般不发生交叉互换,倘若发生只能在AC区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 )

A. b、c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

B. a、b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

C. b、d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

D. c、d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NA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细胞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过程,基因表达的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2)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就同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___________三类致癌因子的作用,有可能使与癌有关的基因,如______________发生突变,从而可能导致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转化为癌细胞。

4)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胞的凋亡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控制,所以也称为___________

6)图中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对于生物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7)该图可以用来表示下列哪些生物的细胞重大生命活动?__________(填写序号)

噬菌体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 蚯蚓玉米蘑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融合技术有着广泛应用。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yyRRYYrr两个玉米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科学家分别将它们的花粉除去细胞壁,然后诱导其融合,再把这些融合细胞进行培养,培育出了玉米新品种。这两个品种的花粉可用化学诱导剂_________诱导融合,共可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融合细胞(仅考虑两两融合),这些融合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_,再经培养可以得到_____种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玉米新品种。

2)若ab表示番茄和马铃薯两种植物的体细胞:

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中,运用了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技术,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细胞融合之前,要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酶处理后得到____________

3)若ab分别为骨髓瘤细胞和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为了能充分发挥上述两种细胞各自的特点,经特殊处理,在促细胞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使两种细胞发生融合,形成图中的d细胞,d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由d细胞产生的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若表示二次免疫过程,则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细胞具有直接识别抗原的能力

B.不同抗原刺激可导致一种①分泌不同的抗体

C.②为抗体,在二次免疫中产生的量比初次免疫多

D.二次免疫反应快且更强烈,能在抗原入侵但未患病前将其消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甲表示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在图甲中a点对应温度时淀粉酶催化的反应速率与淀粉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图甲所示实验时,___(填“能”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

2)图乙实验升高某一温度后,d点位置并没有移动,原因是___

3)图乙中c点处限制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原理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的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下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的消耗量

C.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

D.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增加而使肌肉酸胀乏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反应物充足),甲、丁加入了1单位的淀粉酶,乙、丙加入了0.75单位的淀粉酶,分别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淀粉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酶的活性可以用_____来表示,该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_____

2)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