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两种激素类似物对葡萄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及浓度变化是该实验的两种自变量

B. 该实验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介于5~25μmolL1之间

D. 若要探究10μmolL1甲、乙对该种葡萄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组实验

【答案】B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激素类似物甲的所有浓度都能促进月季插条生根,不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实验组别太少,无法确定激素类似物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若探究10umol/L激素类似物甲、乙对该种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蒸馏水、单独10μmol/L甲、单独10μmol/L乙、10μmol/L甲和10μmol/L乙混合液的4组实验。

通过观察分析坐标曲线中的信息可知,激素类似物的种类及浓度变化是该实验的两种自变量,A正确;激素作用的两重性指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示信息只是随浓度变化促进作用大小变化的情况,没有体现高浓度抑制,所以该实验不能证明激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错误;因为浓度为5μmol·L-1和25μmol·L-1的乙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当,因此最适浓度处于两个浓度之间,C正确;D.若要探究10μmol·L-1中,甲乙对该种葡萄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组实验,分别是10 μmol·L-1甲乙单独作用,甲乙共同作用,不加两种激素共四组,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物中无叶绿体,但有细胞壁的生物是

A. 噬菌体 B. 大肠杆菌 C. 衣藻 D. 钻天的白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垂体由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分别参与不同的稳态调节过程(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B. ③过程说明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 尿量减少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一体液调节

D.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内环境变化是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速率随环境CO2浓度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中的O来自于________(填物质);当环境CO2浓度为a时,O2除部分释放到外界以外,还有部分可以参与细胞有氧呼吸,与__________(填 “NADH”或“NADPH”)结合释放出大量能量。

(2)当环境CO2浓度大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中,对光能利用率较低的植物是__________。当CO2浓度大于c时,限制植物甲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中CO2浓度为0.03%,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一般达不到最大光合速率。农业生产中,常常把地块作成几个畦,便于灌溉与排水,畦是指用土埂、沟或走道分隔成的作物种植小区。某地区夏季多为南风,若植物甲为夏季生长的高秆经济类植物,作畦的走向应为南北走向,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 B. 子叶的黄色与叶子的绿色

C. 豌豆的髙茎与绿豆的矮茎 D. 豌豆荚的饱满与种子的皱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 芦苇数量在湿地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 人工湿地的建设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

D. 该人工湿地使污水净化,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项中,不是发生质壁分离的必备条件的是

A. 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 B. 有成熟的液泡

C. 原生质层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D. 细胞核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中此时不存在核膜

C.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分别为816

D.该细胞分裂结束时生成的两个子代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尝试对“大菱鲆消化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进行研究。查询资料得知:18℃ 时,在不同pH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下图1所示;资料还表明大菱鲆人工养殖温度常年在1518℃之间,因此学习小组假设: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于是他们设置15℃、16℃、17℃、18℃四个实验温度,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结果如下图2所示: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实验中以干酪素为底物,干酪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用__________试剂鉴定。

2)根据图1数据,设置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控制在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蛋白酶催化效率的高低可以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表示。

4)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据此能否确定“大菱鲆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在1518℃之间”这一假设成立?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