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果蝇细胞(2n=8)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染色体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发生在BC时期

B. DE时期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

C. EF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为16条或8

D. 基因重组发生在CD时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果蝇(2N=8)体内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其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A、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此时DNA分子双链解开,不稳定,易发生基因突变,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

C、EF段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16,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为8,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8,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染色体数目为4,C正确;

D、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即CD段,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 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

B.d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ef都能测到电位变化

C.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都发生两次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型细菌。

(2)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在培养基中可分离得到__________细菌。

(3)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

(4)艾弗里等人发现通过以上的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仍不足以完全说明DNA是转化因子,又做了一组补充实验,将___________加入培养基,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

(5)上述实验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昆虫的眼色受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控制,翅形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3个品系:赤眼卷翅(雌)、紫眼卷翅(雌)、赤眼长翅(雄)。如图为该昆虫3个品系间的两组杂交实验(数字表示个体数量/单位只)。请回答:

1)眼色和翅形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

2)无论亲本正交还是反交,第1组、第2组实验F1的两种翅形个体中,雌雄比例均始终接近11,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亲本中的赤眼卷翅和紫眼卷翅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3)第1F1赤眼卷翅个体雌雄交配产生的F2既有赤眼卷翅个体又有赤眼长翅个体,可用基因的______(填“分离”或“自由组合”)定律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器官中的4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此动物为雌性,该器官为卵巢

B. ②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

C. 该动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4

D. ④是卵细胞或极体,因为不含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位瑞典遗传学家对小麦和燕麦的籽粒颜色的遗传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在若干个红色籽粒与白色籽粒的纯合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如下几种情况:

结合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红粒性状的基因为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该性状由________对能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

(2)第Ⅱ组中F1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第Ⅲ组中F1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

(3)第Ⅰ、Ⅲ组F1测交后代的红粒和白粒的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由图分析可知(

A.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B.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因为该时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C.戊的过程中可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原因在于着丝点的分裂

D.戊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DNA分子数的两倍,是DNA复制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光合作用的部分代谢过程,图中ABMN表示某种物质。图2表示在25℃环境中,光照强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中可知类囊体腔中的H+通过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基质,当H+通过B时可以催化_____合成,因此结构B除了用作运输H+的载体外,同时还具有_____(某种酶)活性。

2)据图2可知,在25℃环境中,植物甲、乙的光补偿点(A)相等,那么将其移40℃环境中培养后,能否判断这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的关系?_____。在光照强度为D时,两种植物细胞间CO2浓度均远低于空气中CO2浓度,其原因是____

3)叶绿素b/叶绿素a的值可作为植物光能利用率的判断指标,经研究发现,高温可降低植物的叶绿素b/叶绿素a的值,可通过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验证该结论,预期结果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 abl 位于 9 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瘤病人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 22 号染色体上,与 bcr 基因相融合.发生重排后,基因内部结构不受影响,但表达量大为提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下图一表示这种细胞癌变的机理,图二表示基因表达的某一环节,据图回答

1)细胞癌变的病理很复杂,图示癌变原因,从变异的类型看属于______________

2)图二表示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_过程,其场所是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二可见,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中的尿嘧啶和腺嘌呤之和占 42%,则可得出与合成有关的 DNA 分子中胞嘧啶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