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甲所示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乙为突触结构,在 ad 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abb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甲中②处,除②外,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B.在突触处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刺激图乙 bc 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偏转 12 D.若抑制图乙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兴奋的传递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图甲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图中共有3个突触,且均为轴突-树突型,由于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图乙表示突触结构,刺激b点,abcd点均兴奋,刺激c点,d点兴奋。

A. 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A正确;
B.在突触上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错误;
C.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b点给一个强刺激,虽然ab=bd,但ab间是以电信号传导,而bd间是以化学信号传递。因此a点先兴奋,则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而电流表的左侧是正极,所以指针向左偏转;b点后兴奋,电流表的指针又向右偏转。因此,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在c点给一个强刺激,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因此,兴奋不能传递到a处,因此,电位计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C错误;
D.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因此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D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糖平衡的意义在于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提供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量增加,引起靶细胞瞑上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其意义是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2)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为保证血糖平衡,此时人体物质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

(3)糖尿病发病的原因有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分泌缺陷等。一些型糖尿病患者,进食一段时间后胰岛素的分泌量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某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正常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其活动状况。

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缓解,B组活动状况无变化。

该实验方案可以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请回答:

.该实验原理是:a. 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图中肝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甲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将会出现组织水肿

B. NaHCO可与乙中的乳酸反应,使乙PH稳定在7.35~7.45

C. 甲、乙、丙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 乙中的葡萄糖通过甲进入肝细胞再被彻底氧化分解共需穿过3层磷脂双分子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膝反射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突触,1、2、3表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将依次出现动作电位

B. a、b、c组成了膝反射的反射中枢

C. 膝反射的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在脊髓处

D. 刺激1或刺激2,伸肌均会收缩,仅前者属于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___

3)影响图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A.光照强度 B.CO2浓度 C.酶含量 D.温度

为了探究崇明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某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该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在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实验组4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

A.温度 B.叶绿素含量 C.相对湿度 D.光照强度

5)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肥胖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常见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瘦素是白色脂肪组织中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其部分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为促进,“-”为抑制)。有关瘦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体重增加时,健康人血浆中瘦素增加导致神经肽Y含量减少,摄食减少

B.健康人体内瘦素和神经肽Y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C.若体内存在瘦素受体的抗体,即使瘦素分泌正常,也可能出现肥胖症状

D.肥胖患者通过口服瘦素可以减少摄食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IV的感染是世界性的,成为全球范围内第四大死亡病因.HIV专性寄生在T细胞中。图1是人体一般免疫机制模式图;如图是艾滋病病毒(HIV)结构;

1HIV结构中,能有效激发免疫机制的结构物质是_____(写出2项即可)

2HIV专性寄生人体T淋巴细胞,从细胞结构来推测,T淋巴细胞膜含有HIV能结合、入侵的_____

3)图中属于浆细胞的是_____;属于致敏T细胞的是_____

4)艾滋病患者体内的抗体含量较少,难以应对抗原,其原因是_____

5)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抗原只能诱导产生一种抗体

B.一种抗体可以与该病毒的不同抗原发生专一结合

C.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具有一定联系

D.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关联和影响

6HIV是逆转录病毒,其在人体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是(用文字与箭头表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回答有关遗传与遗传病的问题:

1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患者,黑色表示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请据图回答:

1)据图中调查结果分析,可推断此遗传病为_____性遗传病,此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图中Ⅰ﹣3的基因型是_____。(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双胞胎,则Ⅲ﹣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_____

3)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

4)分析如图2所示的家系图,此种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都不会患病。若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若生育一表现正常的女儿概率为_____

5)基因型为AaEeTt某雌性昆虫(见图3),产生配子AET的几率为5%,则交换值为__。   

A.5% B.10% C.20%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