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发菜、变形虫、光合细菌和小麦在结构上共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都有细胞膜 B. 都有细胞质 C. 都有细胞核 D. 都有遗传物质

【答案】C

【解析】发菜、变形虫、光合细菌和小麦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AB正确;发菜、光合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遗传物质DNA,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如图是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若将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经过程②产生的多种互补DNA片段与载体结合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这个受体菌群体称为这种生物的_______文库。

(2)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人体皮肤细胞来完成过程①,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

(3)与基因组文库的基因相比,由过程④获得的目的基因中不包含________________

(4)在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获得A的步骤称为________________,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5)该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表达出来的产物却没有生物活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遗传性骨骼发育不良(SD)的致病原因多样。某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新的SD患病家系,对其致病机理展开研究。

(1)由图1推测,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家系中Ⅱ-2的致病基因遗传自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

(2)已有研究表明,常染色体上M140基因的突变与SD的发生有关。为确定图1家系SD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对其成员M140基因进行了测序,部分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致病的M140基因在箭头所指位点的碱基对为_________。结合图1、图2可知,该家系SD的遗传方式为______;产生致病基因的可能原因是在_________(填图1中序号)的早期胚胎细胞中发生了M140基因的突变。

(3)科研人员对M140基因在S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①通过基因工程获得M140基因敲除(KO)小鼠,然后检测野生型小鼠和KO小鼠软骨组织中基因D(与骨发育密切相关)的转录情况,发现野生型小鼠基因D的mRNA含量低于KO小鼠。已知M140基因只转录不翻译,结合上述结果可提出两种推测:

推测一:M140基因的RNA促进基因D的mRNA降解。

推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科研人员体外培养野生型小鼠软骨细胞,先在培养液中加入转录抑制剂,然后向实验组细胞中导入足量M140基因的RNA,对照组导入与M140基因的RNA _____________不同的无关RNA。然后在第0.5h、1h、2h、4h分别检测细胞中基因D的mRNA含量。结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基因D的mRNA含量都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持推测一。进一步研究发现,M140基因的RNA通过与基因D的mRNA互补结合,进而促进其降解。

③科研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使野生型小鼠M140基因发生与患者致病基因相同的变化,并得到纯合突变小鼠。这些突变小鼠表现出骨骼发育不良。研究人员对小鼠软骨细胞基因D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统计纯合突变体与野生型小鼠基因D的mRNA比值(如图3)。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相比,纯合突变小鼠基因D的mRNA含量_______。综合上述研究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都是形成森林

B. 种群水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C.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油菜素(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有人将多组植物幼根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IAA和BR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统计主根长度,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主根与侧根的生长速度不同,主根的生长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

(2)据图分析,IAA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图中曲线____(填“I"或“Ⅱ”)的相关数据。根据实验结果推测,BR对IAA生理功能具有____作用。

(3)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上的用途十分广泛,请列举两例: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过程为暗反应,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 ③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④过程需水参与

C. ③④过程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 ①②③④过程可以在一个细胞内同时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较稳定的生态系统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图甲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乙示图甲中圆形框内生物的种间关系,图丙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甲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

2)图甲中,若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 ;若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

可用数学表达式____ 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图乙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 ;若BD可以根据对方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的功能。

4)若图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l表示____ W2表示___ _;形成图丙塔型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乙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丙为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细胞分别对应图丙的__________段;图丙中,AB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

2)动物细胞与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相比,不同点是:动物细胞的__________(填细胞器)在图丙的AB段倍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_(填图丙中字母)时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了一个__________,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最后,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某同学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另一位同学错误地把取材部位认为是表皮,他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但也看不到染色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

(3)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学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过程②中常用_____________作为诱导剂。如果能成功获得理想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点)。

(5)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______________和小鼠腹水中提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