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它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常用于改良盐碱地,而盐碱地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影响改良效果。以下是有关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
试剂与仪器:蒸馏水,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液体培养基,恒温摇床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液体培养基中先加入等量硫单质、再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和两种浓度硫酸锌溶液并标记。
第二步: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              
第三步:各组接种              后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7天。
第四步: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分析回答:
①TT03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源于              
②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与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③分析上图可知,硫酸锌对TT03产酸的影响是              
(3)研究人员用相同的方法继续研究醋酸铅对TT03产酸量的影响,请设计出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1)灭菌     等量的TT03(“等量”1分,“TT03”1分)
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测定”1分,“记录”1分)
(2)①氧化硫单质时释放的化学能(只答“化学能”1分)
②前者(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含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后者(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必需含有机碳(前者强调“硫单质而不含有机碳”1分,后者“有机碳”1分)
③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低浓度“无影响”1分,高浓度只要达到“有抑制”或“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1分)
(3)

(表中的起始可写第0天)

解析试题分析:
(1)配制培养基时要进行灭菌处理后再接种微生物;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研究硫酸锌浓度对TT03产酸量的影响,因此自变量为硫酸锌的浓度,其他变量要保证相同,因此接种时,要接种等量的TT03;因变量为产生硫酸的含量,因此要每天测定并记录各组的硫酸含量。
(2)①化能自养型细菌能够利用氧化无机物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化学能,TT03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因此可以利用氧化硫单质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
②由于TT03属于自养型微生物,而大肠杆菌属于异养型微生物,因此培养基成分的最大区别是培养TT03的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物,而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一定要加入有机碳。
③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低浓度(100mg/L)的硫酸锌对其无影响(或影响不明显),而高浓度(1000mg/L)的硫酸锌起抑制作用,(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减弱)。
(3)由于实验目的是研究醋酸铅对TT03产酸量的影响,因此设计的表格中应该分三组:蒸馏水组、100mg/L组和1000mg/L组,因变量为硫酸的含量,另外,表格中要有培养时间,这样才能记录数据。具体见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 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示意图中的皮肤相当于反射弧组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当刺激皮肤时,兴奋将引起传入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变为____________,这与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钠、钾离子在兴奋产生前后运输方向及运输量的不同,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
(2)骨骼肌细胞与神经元在核酸水平上的不同主要体现为________________;其收缩所需的ATP来自于____________。
(3)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假设只影响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B.突触小体中不能合成递质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的重新利用或分解受阻 
D.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4)如果刺激传入神经后,电位计a、b的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而刺激____________后,电位计a、b的变化依次为a不偏转、b偏转,则可以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普通番茄细胞中含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用A表示),控制细胞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该酶能破坏细胞壁,使番茄易软化,不耐储藏。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可以使番茄不再产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从而使番茄长时间抗软化,容易储存和运输。下图是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软化耐储藏番茄的过程及原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番茄(AA)也可以通过__________育种的方法,最终获得基因型为aa(不能合成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抗软化、耐储存的番茄。
(2)利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目前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该方法中用到的目的基因载体是__________,目的基因需插入到该基因载体的_______上。
(3)将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导入番茄细胞所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
(4)图1中获得导入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番茄细胞,需要经过______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番茄,这个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细胞先经脱分化形成________,再形成丛芽和根。
(5)根据图2分析抗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能使番茄抗软化的原理是两个基因分别转录出的mRNA__________,从而阻断了__________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了研究果蝇眼色(由基因E、e控制)和翅形(由基因控制B、b控制)的遗传规律,科研工作者以紫眼卷翅、赤眼卷翅、赤眼长翅(野生型)三个不同品系的果蝇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1)由实验一可推测出翅形中显性性状是       。F1卷翅自交后代中,卷翅与长翅比例接近2:1的原因最可能是         
(2)实验二中Fl赤眼卷翅的基因型是        。F1赤眼卷翅自交所得F2表现型比例是    
(3)另一些研究者在解释以上果蝇翅形的遗传现象时提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果蝇在卷翅基因(B)所在染色体上存在隐性致死基因(d),该基因纯合致死。
①研究者指出,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隐性致死基因不同(分别用d1和d2表示),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d1d和d2d2致死,d1d2不致死,d1和d2    (属于,不属于)等位基因,理由是                     

②若以上假设成立,则紫眼卷翅品系和赤眼卷翅品系杂交,后代卷翅与长翅的比例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________和________技术。
(2)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________,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________的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免疫。
(3)在细胞内DNA的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途径是在细胞内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而氨基嘌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催化作用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
①利用DNA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HAT培养基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添加的________成分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
②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过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频受沙尘暴之苦,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止沙漠化等是当前的紧要任务。
(1)据研究,京津冀沙尘暴的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西部生态环境的改变首先要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
(2)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要注意树种、草种不要过于单一。这种做法所依据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3)近年来大力推广的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保持和完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其设计的原则是能量的__________和物质的__________,以求得最大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民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使其转变为有机肥料、保持土壤肥力的做法称为________农业。
(4)某科研小组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旱植物用于治理水土流失。将抗旱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要检测抗旱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技术。若检测结果表明抗旱基因已经插入到受体细胞的DNA中,则培育的植株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具有抗旱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为探究铅中毒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将大鼠分为四组,其中一组饮水,其余三组饮醋酸铅溶液,60天后进行检测。
检测a:用下图水迷宫(池水黑色,大鼠无法看到平台)进行实验,大鼠从入水点入水,训练其寻找水面下隐蔽平台,重复训练4天后撤去平台,测定大鼠从入水点到达原平台水域的时间;

检测b:测定脑组织匀浆铅含量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AChE活性检测原理:AChE可将乙酰胆碱(ACh)水解为胆碱和乙酸,胆碱与显色剂显色,根据颜色深浅计算酶活性。



 
醋酸铅溶液
浓度(g·L-1)
 
脑组织铅含量
(g·gprot-1)
 
AChE活性
(U·mgprot-1)
 
到达原平台水
域时间(s)
 

 
0
 
0.18
 
1.56
 
22.7
 

 
0.05
 
0.29
 
1.37
 
23.1
 

 
1
 
0.57
 
1.08
 
26.9
 

 
2
 
1.05
 
0.76
 
36.4
 
请回答:
(1)表中用于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指标可知________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最弱。
(2)ACh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该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________,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_变化。ACh发挥效应后在________酶的催化下水解,本实验是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生成量,进而计算该酶的活性。
(3)表中结果表明:脑组织铅含量越高,ACh水解速度越________。
(4)水迷宫实验过程中,使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措施是________,以此强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综合题

假设在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等。下图是该水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回答有关生态学的问题:
(1)模型中的“能量输入的总量”是               ,营养级包括   个。其中“能量储存”最多的营养级是          
(2)“能量散失”主要指各营养级通过               作用散失的。
(3)下图是分析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储存”部分的传递过程,其传递方向有两个,请在下图中补充完整。

(4)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巴西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这是由于                 造成的。
(5)若福寿螺侵入水稻生态系统,会疯狂吞噬水稻等水生作物,导致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下降。
(6)科研人员做了在水稻田放养中华鳖实验,以研究用中华鳖防止水稻田中福寿螺数量的大量增长效果。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
①取两块大小、环境相同以及水稻长势相同的水稻田,分别标记A、B。其中A块水稻田放养中华鳖,B块不作处理。
②一段时闻后,采用        方法,调查水稻田中福寿螺卵块(内含受精卵)的数量,以代表福寿螺的数量。
③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④据图分析           时间段福寿螺种群密度下降最明显。从种群特征上分析,7~8月A块稻田中福寿螺的年龄组成依次为                     。
(7)鳖和水稻生活在一起,鳖可以吃掉稻叶上的草籽、害虫等,对水稻来说不需要除草、施肥和用药。由此推测,鳖处于       营养级,从生态学原理上分析,这种做法的优点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