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A正确;三层结构模型认为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而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B错误,D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相关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元素及物质的去向是生物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结果错误的是

A.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15N标记某氨基酸,粗面内质网的核糖体和游离核糖体均出现放射性

B.给水稻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大致是:14CO214C314CH2O

C.给水稻提供C18O2,则产生的18O首先出现在光合作用时放出的氧气中

D.小白鼠吸入18O2,则在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可含有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 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D.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丙烯酸(CH2=CH-CO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加成氧化酯化加聚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③④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数是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没有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不是动物细胞有中心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

A.2

B.3

C.4

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赛卡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产生相应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浆细胞

C.记忆细胞 D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细胞吞噬病原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 主动运输方式能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物质

C. 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而被动运输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

A. 导入其他植物细胞的基因

B. 将成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

C. 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D. 脱离母体后,给予适宜的营养和适宜的温度等外界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