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简要写出过程)。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___________(填物质)的位置变化。

(2)赫尔希和蔡斯用32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进行实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和记录结果。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

(3)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向为___________

【答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 DNA 使吸附在大肠杆菌细胞壁上的噬菌体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 几乎所有的35S都位于上清液中的噬菌体外壳上(或上清液中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中放射性很低,合理即可) 复制

【解析】

噬菌体无细胞结构,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DNA是其遗传物质,专一性侵染大肠杆菌。

(1)噬菌体不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活,故需要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而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32P标记的噬菌体的DNA,故可以追踪在侵染过程中噬菌体DNA的位置变化。

(2)搅拌的目的是是让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离。赫尔希和蔡斯用32S标记(标记蛋白质)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一步进行实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搅拌、离心(蛋白质外壳会出现在上清液、被感染的大肠杆菌会出现在沉淀物中)检测,放射性主要在上清液,沉淀物放射性非常低。

(3)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可以进行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故其遗传信息的流向为复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果蝇灰身和黑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让一只纯合的灰身雌果蝇与一只黑身雄果蝇交配得到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统计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B.统计雄性和雌性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定A/a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C.统计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D.统计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的比例,可以判定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基因型为HhRr的番茄植株(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品种甲与幼苗B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

B.通过途径3获得的新品种,能稳定遗传的概率为1/4

C.途径34获得幼苗的过程均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培育的新品种甲、乙、丙、丁依次为二倍体、二倍体、单倍体、四倍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R7是家蚕体内的一种小分子非编码RNA,可与某些mRNA尾端的一段非编码序列(3′UTR)结合,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为研究R7是否影响家蚕基因B(调控家蚕眼睛发育)的表达,科研人员将基因B中对应3′UTRDNA片段与荧光素酶基因(R7不影响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重组后导入家蚕胚胎细胞观察其表达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________技术扩增基因B中对应3′UTRDNA片段,应先依据___________合成引物。若对一个含基因BDNA扩增n代,则共需消耗________对引物。

2)图甲中对应3′UTRDNA片段应插入到位点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重组载体中的荧光素酶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作为________

3)科研人员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中提取蛋白质,经处理检测后获得相对荧光值(在适宜条件下,荧光素酶可催化荧光素发生氧化反应并发出荧光),其结果如图乙所示。

①实验组为将重组载体导入含R7的家蚕胚胎细胞中,对照组1的处理为将含有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载体(不含对应3′UTRDNA片段)导入含R7的家蚕胚胎细胞中,则对照组2的处理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实验结果可推知,R7影响基因B的表达,即通过遵循________________原则,R7与基因B所转录的mRNA3′UTR结合,进而________(促进抑制”)基因B的表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下图数据(数值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只有一条食物链

B.植食鱼类与肉食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43%

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化学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人类活动不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关于“生长素的发现”的一些实验,其中幼苗能向光弯曲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某种药物Q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a、b、c组,a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Q,b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 药物Q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 药物Q可通过促进小鼠T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D. 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性粒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

B. 记忆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

C. 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成的辅助性T细胞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分子

D. 成熟的B淋巴细胞分化成的记忆B细胞可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玉米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可通过一系列反应将二氧化碳“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保证卡尔文循环顺利进行,这种酶被形象的称为“二氧化碳泵”。图1表示玉米二氧化碳同化途径,图2表示进行自然种植的大棚和人工一次性施加二氧化碳后的大棚内玉米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白天时,玉米植株消耗NADPH的场所为_____________。当环境中光照增强、温度过高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不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提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2可知,15时以后限制玉米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由图2中两条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人工施加二氧化碳的最佳时间是__________左右,两个大棚同时通风的时间是__________时左右。

3)已知水稻没有“二氧化碳泵”这种机制,但随着胞间二氧化碳的升高,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再变化,而水稻的光合速率可以逐渐上升,请从暗反应中酶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