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关于群落丰富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

B.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说明丰富度很高

C.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高

【答案】C

【解析】

物种的丰富度:

1、概念:是指一个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生态学上有多种测定物种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A、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群落的多少,A错误;

B、群落中生物种类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而不仅仅是动物数目的多少,B错误;

C、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正确;

D、农田中生物种类较少,丰富度较小,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核苷酸链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123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结构中特有的碱基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由_____________条图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__________分子,真核细胞中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_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__。在植物细胞内,也有与X作用相同的物质,这些物质贮存在_______ (填细胞结构)。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_______

(2)物质b_______,在细胞中约有_______种。若某种Y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51b分子(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_

(3)物质Z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种,其中储存遗传信息的分子主要分布在_______ (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4)物质d_______d_______ (植物细胞特有)_______和油脂都属于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单糖的是(

A.蔗糖B.麦芽糖C.核糖D.乳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某种盆栽植物放在窗台上,一段时间后该植物会朝向窗外生长,其原因是

A. 植物对温度发生反应B. 植物对地心引力发生反应

C. 植物对湿度发生反应D.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蛋白质的相关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B. 形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2268

C. 该蛋白质的R基上共有16个氨基

D. 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142个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在相对较低温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O2浓度小于a时,高光强下叶绿体不会产生O2

B. CO2浓度大于c时,提高温度,乙的光合速率会提高

C. CO2浓度为b时,限制净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

D. CO2浓度大于c时,提高低光强下植物的光照强度,能促进CO2的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 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浓度不同导致

D. 6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的工作人员通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大蒜(二倍体)鳞茎生长点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率(某一分裂组织或细胞群中染色体数目加倍细胞所占的百分数)的影响,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根尖细胞均为四倍体细胞

B. 染色体加倍率与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长短有关

C. 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03%时,处理时间越长加倍率越高

D. 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秋水仙素浓度,无关变量为处理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