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据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利用成人的皮肤细胞在实验室中培育出了“微型人脑”,该“微型人脑”组织已达到9周胎儿大脑的发育水平,但不能独立思考。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由成人紐细胞培育成“微型人脑”,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培育微型人脑的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化、衰老等过程

C.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跑癌变,其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若培育过程中出现了细胞坏死,则属于基因选择性表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盘锦市高三11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白粉菌和条锈菌能分别导致小麦感白粉病和条锈病,引起减产,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麦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试验编号

播种方式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

白粉病感染程度

条锈病感染程度

单位面积产量

A品种

B品种

单播

4

0

-

+ + +

+

单播

2

0

-

+ +

+

混播

2

2

+

+

+ + +

单播

0

4

+ + +

-

+

单播

0

2

+ +

-

+ +

注:“+”的数目表示感染程度或产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据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麦品种是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Ⅳ、Ⅴ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Ⅲ、Ⅳ三组相比,第Ⅲ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麦抗条锈病性状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状由基因R/r控制,两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以A、B品种的植株为亲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单植自交,收获籽粒并分别播种于不同处理的实验小区中,统计各区F3中的无病植株比例,结果如下表。

F2植株

F3无病植株的比例(%)

实验处理

无菌水

以条锈菌进行感染

以白粉菌进行感染

以条锈菌+白粉菌进行双感染

100

25

0

0

100

100

75

75

100

25

75

据表推测,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双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无病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1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若图1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图2表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捐献者携带的红绿色盲基因不能遗传给三亲婴儿

C.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D.三亲婴儿的培育还需要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鸡霍乱病原菌容易导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 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进一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

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

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记忆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高三10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能是分泌细胞

B.这种调节方式与神经调节相比作用范围广

C.一种分泌物只能作用于一种细胞

D.分泌物的作用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蓝铃花(2N=72)是一种观赏植物,自然状态下进行自花传粉,其花色(紫色、蓝色、白色)由三对等位基因(A、a,B、b,E、e)控制,下图为基因控制物质合成的途径,其中基因A的表达产物对基因B有抑制作用。如果让一株纯合的白花植株与一株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1全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中紫花:蓝花:白花=9:3:4。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如图甲)发生了变异变为了图乙或图丙所示类型。则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有色物质Ⅰ呈紫色,有色物质Ⅱ呈蓝色,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bbEE和aaBBee

B.基因型为AaBbee的植株甲自交,其后代中白花植株占3/16

C.乙植株的产生是发生了染色体易位,若对乙植株测交,其后代应均为白花植株

D.丙植株的产生是发生了交叉互换,若对丙植株测交,其后代应均为白花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11.18定时训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