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人类正在利用纤维素和某微生物产生的酶开发一种新的能源—乙醇。请回答相关问题:

(1)筛选微生物时,常选择纤维素丰富的环境,原因是含有较多的__________________(生物)。在筛选此微生物时,人们发现了_________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筛选过程所用的培养基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

(2)从该筛选的微生物体内提取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衡量此酶这一指标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在生产葡萄糖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3)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微生物)将葡萄糖生产为乙醇,可利用____________技术使该微生物中的酶能够重复使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陕西省高三3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都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

B.翻译过程中的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C.染色体畸变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

D.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代表一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叶海天牛(简称甲)吸食滨海无隔藻(简称乙)后,身体就逐渐变绿,这些“夺来”的叶绿体能够在甲体内长期稳定存在,有科学家推测其原因是在甲的染色体DNA上可能存在乙编码叶绿体部分蛋白的核基因。为证实上述推测,以这种变绿的甲为材料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最能支持上述推测的是

A. 通过PCR技术从甲体内的DNA中克隆出属于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

B. 通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在甲体内检测到乙的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转录出的RNA

C. 给甲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其体内的部分有机物出现放射性

D. 用乙编码叶绿体蛋白的核基因做探针与甲的染色体DNA杂交,结果显示出杂交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实战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微生物分离技术在研究环境保护、水质净化、粮食储存和生物制药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碳源制作培养基可以分离能分泌________的微生物。

(2)灭菌的培养基在接种前,随机取空白平板于适宜温度下放置24小时,目的是_____。

(3)划线用的接种环、涂布用的涂布器在接种之前都需要用________法进行灭菌。能分离出单个菌落,并能够用来统计样品中微生物活菌数目的接种方法是______。

(4)用振荡培养的微生物,要为培养的空间环境提供_______,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的含量,还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中的_____充分接触,由此推测该种微生物的异化作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考实战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DNA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突变

B. 四分体时期,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了重新组合

C. 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由于染色体减半而失去细胞的全能性

D. 通过二倍体马和二倍体驴杂交产生的二倍体骡属于新物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高考信息卷(全国卷I)理科综合生物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

B.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

D.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阳春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可表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细胞为动物细胞,则一般取自成年动物的胚胎、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再用__________酶使其分散开来。从A、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_________作为生物诱导剂来诱导融合。A、B融合为C的过程说明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

(2)若A、B细胞为植物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去掉_______,进而形成________。A、B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用__________来诱导融合。

(3)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则促融后能形成________种融合细胞(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还应从中筛选出杂交瘤细胞,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细胞的过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辽宁省抚顺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花生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选择育种对高含量花生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 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 改变了花生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C. 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困的基因频率增大

D. 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困的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一(衔接班)3月月考生物(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属于以下哪种育种方法

A. 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多倍体育种 D. 诱变育种

2.第④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A. 基因重组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3.能体现细胞具全能性的是方法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培育转基因抗虫棉,采用的方法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⑤

5.基因工程操作中使用的“基因剪刀”是限制酶。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这体现了酶(  )

A. 具有多样性 B. 具有高效性 C. 作用条件较温和 D. 具有专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