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当细胞癌变后,它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布于细胞表面而成为肿瘤表面抗原,但此时不能引发免疫反应。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将肿瘤细胞清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可能是吞噬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防护作用

B. 除癌变细胞之外,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甲细胞和乙细胞

C. 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抗原—蛋白复合物

D. 抗原未能释放是部分癌变细胞逃过免疫系统监视的唯一原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癌细胞呈递给甲细胞,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丙细胞直接作用于癌细胞,因此“抗原提呈细胞”是吞噬细胞,甲细胞是T淋巴细胞,乙细胞是记忆细胞,丙细胞是效应T细胞。

A、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图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可能是吞噬细胞, 巨噬细胞既可以在非特异免疫中发挥作用--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因此说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防护作用,A正确;

B、除癌变细胞之外,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甲(T细胞)和乙(记忆细胞),B正确;

C、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由此可以知道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抗原-蛋白复合物,C正确;

D、根据题干信息“癌细胞的特殊蛋白质于细胞表面而成为肿瘤表面抗原,但此时不能引发免疫反应,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因此抗原未能释放是部分癌变细胞逃过免疫系统监视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原因,D错误.

题目要求选择错误答案,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完好的某动物神经元浸泡在任氏液(模拟细胞外液)中进行实验,A、B为神经元膜外侧的两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静息状态时,可测得A、B两处的电位不相等

B. 静息状态时,膜两侧没有离子进出

C. B处兴奋时,与任氏液相比,细胞内Na+浓度高

D. 若阻断Na+内流,刺激后,A、B不能产生兴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__________,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在表达过程中如有异常mRNA就会被细胞分解,如图一是S基因的表达过程。图二表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异常mRNA的出现是____________出现异常造成的,图中所示的①为_________过程,原料为_____________

2)图一中③为_________过程,原料为__________

3)图二中的物质甲为____________,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细胞中。

4)图二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方向为____,移动到mRNA____,多肽合成结束。

5)血红蛋白由2条α链和2β链组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SCD)的患者血红蛋白的2β链上第6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缬氨酸,而2α链正常。HbS基因携带者(HbAHbS)一对等位基因都能表达,那么其体内一个血红蛋白分子中最多有_____条异常肽链,最少有_____条异常肽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切段若干,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 周后,开展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及生长素(IAA)对茎切段中乙烯(ACC)产量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切段置于培养液中培养一周是为了排除切段中原有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IAA和GA3浓度增加促进作用越强

C. 相同浓度时GA3促进效应比IAA大

D. 当生长素的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才会促进乙烯的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纤维素为白色、无气味的纤维状结构物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而纤维素分解菌能够产生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下表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配方,下图为培养菌落的染色结果,根据以下设问,回答相关问题。

CMC—Na

酵母膏

KH2PO4

琼脂

土豆汁

5g~10g

1g

0.25g

15g

100ml

(1)由配方表可知,培养微生物通常需要_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五类成分。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最好选择在富含__________的环境中采集土样。

(2)参考上图,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可通过是否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初步筛选,因该染料并不和纤维素水解后的______________和葡萄糖发生颜色反应。

(3)某研究小组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接种时应通过__________法,才可得到上图所示结果。若已知2菌落中为淀粉分解菌,而1和3两种菌为纤维素分解菌或色素分解菌。请你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来鉴别1和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茶一般以茶树的顶芽和幼叶制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采茶主要集中在春、秋两季。随着采摘批次的增加,新梢的数量大大增加,从激素调节的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茶树常采用扦插繁殖。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浓度三十烷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树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结果如图。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从图中所示知,此实验的对照有两大类:一是用________处理插条,作为空白对照;二是用________处理插条进行相互对照。

从预实验的结果可知,三十烷醇浓度为15ppm时对茶树插条生根具有______抑制促进作用。

若要探究三十烷醇促进茶树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还应增设实验组,从图中数据判断,三十烷醇浓度的取值应设在________ppm

用三十烷醇处理茶树插条比较简便的方法有沾蘸法和浸泡法。与沾蘸法相比,浸泡法所用的浓度________,所需处理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北京南海子公园历史上是北京最大的湿地,后逐步衰落为环境脏乱差的垃圾场,经过湿地修复、垃圾无害化与景观恢复等,现已建成风景优美的湿地公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湿地中的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B.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C. 垃圾无害化处理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的演替

D. 湿地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垂体是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B. 血液中较高浓度的C02可以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

C.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在调节人体体温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D. 某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