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有关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血浆的pH值明显下降
B.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时,血糖浓度总是高于正常水平
C.大量流汗时,通过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水平衡
D.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应增加衣物,维持产热与散热平衡

分析 1、内环境稳态是指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则需要物理方法来增加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3、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4、与血糖调节相关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胰岛素的作用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解答 解:A、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释放到血浆中,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的pH值不会明显下降,A错误;
B、饥饿时,由于生命活动消耗葡萄糖,血糖浓度较低,机体通过调节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提高血糖含量,维持血糖相对稳定,B错误;
C、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通过调节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调节水平衡,C正确;
D、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增加衣物,不仅不利于散热,反而会加重病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及体温调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调节机制;识记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其中相关激素的具体功能,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回答下列有关传统发酵的习题:
(1)果醋制作所用菌种是醋酸菌,醋酸发酵的过程即为该菌进行有氧呼吸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场所是细胞质.
(2)市场上购买的真空包装酸菜,在没有发生漏气状态下发生了“胀袋”现象,A同学怀疑是杂菌污染导致的,B同学怀疑是乳酸菌大量繁殖导致的,说出你支持谁的观点并说出理由.支持A,理由是乳酸菌代谢过程中不产生气体.
(3)腐乳制作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蛋白酶和脂肪酶,加盐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腐败变质.除盐外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腐乳的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至少答两个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不包括(  )
A.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
B.首先研究豌豆的表现型与基因型
C.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
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
②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min.
③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min.
④用改良苯酚染色茎尖20min后,制作临时装片.
⑤镜检、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1所示.
⑥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步骤③中漂洗3次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
(2)步骤⑤为了获得相应的观察视野,镜检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先在低倍镜下观察,缓慢移动装片,发现理想视野后换用高倍镜.
(3)为了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每组装片多观察多个视野,每个视野中以50个左右细胞为宜.
(4)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结合图1分析,本实验选择后期的细胞进行统计,是因为细胞分裂后期持续时间较长,细胞数目较多.
(5)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9:00左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化学药物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总有少量的癌细胞依然能存活,因而常常引起肿瘤的复发.随着近年来的研究,人们发现了肿瘤干细胞,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癌组织中各细胞的致癌能力及对化学药物的抗性有很大差别
B.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可能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有关
C.肿瘤干细胞具有持续分裂、分化的能力
D.一定剂量的化学药物可以特异性的杀伤恶性肿瘤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图1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Ⅰ~Ⅳ表示相关生理过程,甲、乙表示相关结构;图2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的Ⅱ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过程Ⅰ给过程Ⅱ提供的A是还原氢(ATP).
(2)图1中,发生Ⅲ和Ⅳ过程的场所乙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根据图2进行分析,7~10时的引起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12时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的原因是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不足.
(4)建造大棚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措施,遭遇阴雨连绵天气时,可采用降低(填“升高”或“降低”)温度的方法,以降低呼吸消耗,确保有机物的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表有关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洋葱根尖依次经解离、染色、漂洗、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清晰可见
B在剪碎的新鲜菠菜叶中加入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充分研磨后过滤滤液呈深绿色
C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浸润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并自动复原
D用一定体积的培养液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观察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种群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单位
C.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
D.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表面形成了树突和轴突,前者是为了增大接收信息分子的面积
B.浆细胞表面形成的突起,增强了浆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能力
C.线粒体内膜内折形成嵴,增大了酶的附着面积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面积
D.叶绿体的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增大色素附着面积和光反应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