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分子,它含有2条肽链, 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二硫键连接,下边左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右图表示某多肽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

(1)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_____。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_个,肽键可表示为_____。

(2)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______个—NH2,______—COOH。

(3)右图中的多肽由__________个氨基酸失去__________个水分子而形成。

(4)此多肽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是由________决定的,其编号是 ________________。

(5)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千差万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假设某蛋白质分子中一条肽链为178肽,其分子式为[CxHyNzOwS(z>178,w>179),并且是由下列五种氨基酸组成的:那么将该178肽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__________个赖氨酸,__________个天冬氨酸(结果可含分子式中的未知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省凯里市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主要是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的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离子有关,与蛋白质的含量无关

C. 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 钙离子、呼吸酶、葡萄糖和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①核酸 ②多肽 ③淀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高考模拟(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0℃。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在实验室或工厂化生产泡菜时,还要跟踪检测泡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

(1)用白酒擦试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若要获得大量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无机盐等营养,同时还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体培养条件的要求。

(3)菜坛为要密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制作的泡菜特别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何调整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

A.泡菜制作需要配制盐水,其中盐与水的质量比为4:1

B.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三高考模拟(一)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可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B. 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进行染色,观察到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C. 用抽样检查法统计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先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计数室内,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取

D. 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我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于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人体生殖器官中某细胞的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①④属于S期

B. ⑤时期细胞内有4个染色体组

C.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②和⑥时期

D. a过程为有丝分裂,b过程为减数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

B. 结合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C. 细胞代谢过程中,线粒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

D. 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重庆市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定律

B. 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D.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高一下学期分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为了探究植物矿质吸收是否与水分吸收同步(即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特设计如下实验:通过光照控制大麦叶片的蒸腾作用(水分蒸发忽略不计),然后测定大麦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探究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和水分。

【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的实验记录表如下表。

(1).表中,如果实验条件X1代表光照,检测变量Y2代表大麦培养液中的Ca2+浓度,那么X2应为_______,而作为Y1的大麦根系水分吸收(或蒸腾量)可借助于__________测得。

(2).表5中的实验数据应按_________方式处理方可初步证实探究假设的成立与否。

A.比较Z1:Z3和Z2:Z4两个比值 B.比较Z1+Z2和Z3+Z4两个加和

C.比较Z1-Z3和Z2-Z4两个差值 D.比较Z1×Z2和Z3×Z4两个乘积

(3).为了进一步调查上述假设的普遍适用性,表5中的Y3至Yn应为_________。

(4).实验条件X1的光照既有光能因素又有热能因素,为区分两者,增设一实验条件X3_______。

A.将II号杯置于晨光或夕照之下 B.在II号杯中加装散热搅拌装置

C.在光源与II号杯之间加装滤色玻片 D.将II号杯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水浴中

(5).在本探究中,检测变量Y2的初始浓度(大麦插入前)不宜过高,否则_________。

【探究结论】植物根系以不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和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