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了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了试验,实验组放置昆虫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图,请回答:

(1)图中白色柱是____(实验组/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该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_____ 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_________,进而影响种群的______,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某片稻田及灌溉水源受到严重污染被农民弃耕后,很快就会发展到______阶段。由于气候持续干旱,该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可能是 _____阶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选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加试题】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三碳酸和RuBP浓度的变化情况,该植物在Ⅰ阶段处于适宜环境条件下,Ⅱ阶段是某个环境条件降低引起的瞬时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Ⅰ阶段在类囊体膜上进行,Ⅱ阶段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B. 图中II阶段所改变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降低了光照强度

C. 图中物质甲转变成乙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

D. II阶段的光饱和点比I阶段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A. 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 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 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 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薇甘菊是珠三角危害最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他们选取未被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且以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群落

A

B

C

D

植物种类

150

121

69

0

有机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

2.0

3.5

5.4

0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1)研究人员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各群落的植物种类,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表中数值应是植物种类__________。

(2)调查结果显示随薇甘菊入侵强度增大,群落中植物的丰富度的变化是_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薇甘菊入侵使植被凋落程度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调查研究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测量值之间最后可呈现如下图所示相对关系的是

A. 植物生长素调节茎的生长速率

B. 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 注射疫苗后的时间与抗体的产生量

D. 神经冲动产生时动作电位随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

B. 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

C. 孟德尔遗传规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D.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用浸泡法处理要求溶液浓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吉林省延边州高三下学期复习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为获得青蒿素高产植株,做了大量实验。青蒿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两种,这一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现有两个纯合的绿色子叶种子X、Y,种植后分别与纯合的黄色子叶植株进行杂交获得大量种子(F1),子叶全部为黄色,然后再进行如下实验:

Ⅰ.X的F1全部自花传粉,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9∶7

Ⅱ.Y的F1全部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相交,所得后代性状及比例为:黄色∶绿色=1∶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孟德尔运用_____________法,总结出了遗传学两大定律,为杂交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上述实验遵循的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是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判断,X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Y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实验Ⅰ的后代中,黄色子叶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种。若让X的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相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4)已知野生型青蒿为二倍体,通过一定的育种处理获得三倍体青蒿,该三倍体青蒿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该育种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B. 植物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C. 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

D.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的内分泌腺产生的微量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发现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原因不可能是

A. 研磨时没有加入二氧化硅

B. 画滤液细线次数太少

C. 提取时无水乙醇加的太少

D. 所用的菠菜叶片可能太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