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D、d表示控制长翅、残翅的基因。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中两果蝇杂交,后代长翅:残翅=3:1,则说明D、d基因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

_____________定律。

(3)已知果蝇有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将黑檀体长翅果蝇(纯合体)与灰体残翅果蝇(纯合体)杂交,获得的F1均为灰体长翅果蝇。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若F2雌雄果蝇群体中表现型均为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且其比例接近于9:3:3:1,则说明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不在______染色体上。

(4)若黑檀体(b)和灰体(B)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正常腿(T)和短腿基因(t)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残翅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________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亲代中雌雄不同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Ⅱ、Ⅲ、Ⅳ和X或Ⅱ、Ⅲ、Ⅳ和Y 分离 Ⅱ、性(X、Y) 4 BbDdTt×Bbddtt、BbDdtt×BbddTt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马铃薯是表达外源蛋白的理想受体材料。某科研小组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获得高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HSA)的转基因马铃薯,下图是该小组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T-DNA示意图。请回答:

(1)天然农杆菌Ti质粒的T-DNA上具有tms和tmr基因(分别控制合成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人工改造质粒时应使用________切除这两个基因,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在rHSA基因两端分别加上限制酶KpnⅠ和SalⅠ的识别序列(两种酶切割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从基因表达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科研小组PCR扩增rHSA基因时,其中一种引物碱基序列为:5'-CGGGGTACCGCCACCATGGATGCACACAAG-3',该序列含有KpnⅠ识别序列和增强表达的序列5'-GCCACC-3',则限制酶KpnⅠ的识别序列是_______________

(3)将基因表达载体转入处于___________的农杆菌细胞中。用农杆菌转化液与马铃薯愈伤组织共培养一段时间后,为了得到已转化且不含农杆菌的愈伤组织,将感染后的愈伤组织转移至含有潮霉素和羧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加潮霉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加羧苄青霉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

B.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C.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D. 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a、b、c、d都要通过血液循环才能到达靶细胞

B. c由下丘脑分泌,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C. 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来降低血糖浓度

D. a、b、c、d都是通过与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表面存在两种形式的葡萄糖载体——SGLT1GLUT2,其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纽约大学的George.L.Kellett测定了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上的这两种载体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运输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图1分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以通过SGLT1_________方式从肠腔吸收葡萄糖,也可以通过GLUT2____________方式从肠腔吸收葡萄糖,其中主动运输葡萄糖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_______。小肠绒毛上皮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2)根据图2分析,SGLT1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运输葡萄糖。当葡萄糖浓度高于20mM时,随着葡萄糖浓度进一步提高,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要靠提高__________(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速率来增加葡萄糖的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真核细胞中3种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名称为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洋葱根尖细胞具有 (在甲、乙、丙中选择。

(2)蛋白质合成活跃的卵母细胞中结构c较大,而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肌细胞中结构c很小,这表明结构c (填序号)的形成直接有关。

①内质网 ②高尔基体 ③中心体 ④核糖体

(3)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乙、丙分别通过 (用图中字母填空)扩大了膜面积,从而为这些反应需要的 提供更多的附着场所。

(4)在细胞分裂间期,结构乙的数目增多,其增多的方式有3种假设:Ⅰ细胞利用磷脂、蛋白质等重新合成;Ⅱ细胞利用其他生物膜装配形成;Ⅲ结构乙分裂增殖形成。学科%

有人通过放射性标记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了探究,方法如下首先将一种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在加有3H标记的胆碱(磷脂的前体)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转入另一种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定期取样,检测细胞中结构乙的放射性。结果如下:

标记后细胞增殖的代数

1

2

3

4

测得的相对放射性

2.0

1.0

0.5

0.25

①与野生型相比,实验中所用链孢霉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代谢特点是

②实验中所用的另一种培养基在配制成分上的要求是

③通过上述实验,初步判断3种假设中成立的是 (在ⅠⅢ中选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纵向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

B. 甲与丁时间注射疫苗后,参与抗原识别并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C. 丙时间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

D. 在乙与丙时期产生的免疫反应中,丙时期的免疫反应更快,更强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横纹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 在蚕豆叶下表皮细胞中能看到中心体

C. 观察血涂片需选择细胞不太密集的区域

D. 在叶肉细胞中能看到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为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乙图为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结果,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___ 对同对源染色体,图甲中有______对等位基因。

(2)在有丝分裂中期,果蝇体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为______

(3)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

(4)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含有ABCXD的卵细胞,与此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5)图乙中白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