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发现,水稻的大穗(D)对小穗(d)为显性,不抗病(T)对抗病(t)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如图表示利用大穗不抗病和小穗抗病的两种水稻品种进行的育种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1)F1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那么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若让该个体连续自交2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________

(3)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的基因型是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还需要用________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用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自交的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

(4)若要改变上述小麦亲本原有的遗传信息,则应该采用的常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DDtt 1/16 大穗抗病 Ddtt 75% DTDtdTdt 秋水仙素(或低温) 100% 诱变育种

【解析】

(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Tt,其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是DDtt1/16

2F1与某个体杂交,得到的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大穗不抗病大穗抗病小穗不抗病小穗抗病=3∶3∶1∶1,即大穗小穗=3∶1,不抗病抗病=1∶1,则该个体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分别是大穗抗病和Ddtt;若让Ddtt连续自交2代,则后代中纯合子占75%

3F1的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幼苗都是单倍体,其基因型有DTDtdTdt四种,单倍体幼苗要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才能获得可育的植株,这种方法培育出的大穗抗病植株是纯合子。

(4)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约一万年前,某大峡谷中的松鼠被一条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两个种群现在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新物种的形成都必须先经历a过程

B.b过程的实质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⑥只能表示物种形成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D.品系1和品系2种群基因库出现了较大差异,立刻形成物种1和物种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为人体内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过程,图乙表示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细胞内几种相关膜结构表面积的变化。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甲中与胰岛素合成和分泌的相关场所:肽链的形成最初是在_______中,肽链经初步加工并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是在_________中,然后在④_________中进一步修饰加工,蛋白质加工完成后形成⑥____________移动到细胞膜,进而分泌至细胞外。

2)当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时,会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

3)若图乙表示的是细胞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的面积变化,则①③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个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为显性,卷叶(B)对直叶(b)为显性,红花(C)对白花(c)为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导致配子死亡,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B. 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侏进行测交实验

C. 由图判断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的基因型不同

D. 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9/16和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 1 是将灰喜鹊引入某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 10 年调查其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成的λ值变化曲线。图 2 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灰喜鹊从第 1 年至第 9 年种群的数量变化是 ABC 三点相比,

种群数量最多的是 ,增长率最小的是 点。

2)调查灰喜鹊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有部分个体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调查结果 (偏大或偏小)。

3)图2食物网中,草所固定的能量通过 条食物链传递给鹰,若鹰从其上一营养级不同种生物获得的食物比例相等,则鹰增重3kg至少消耗草______kg

4)图2生态系统中的一条蛇吞了一只鼠,正常情况下,蛇能够同化这只鼠体内能量的________填字母

A10%以下 B10%-20% C20%以上

5)该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较低,若要提高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另一方面,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生命活动受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图为某植物感知外界光照、温度等变化,通过调节激素的合成促进植物冬天休眠、夏天生长过程示意图。分析最合理的是

A. 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B. 10℃有利于过程②④,30℃有利于过程⑤⑥

C. 10℃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D. 长日照能促进所有过程,短日照能抑制所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分析上图可知,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是_______

2)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______,以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

3ABA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玉米种子的纵切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前应将玉米籽粒放在 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B. 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 未煮熟的玉米②部位比煮熟过的颜色浅,说明活细胞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

D. 在实验中,①部位煮过的玉米与未煮过的玉米均会被染成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某生物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同源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同源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位基因是_____________

4)非等位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能进入同一配子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

6)形成配子时能进行自由组合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

7)此图除表示卵原细胞外,还可表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