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2017年8月25日晚,四级飓风“哈维”以时速超过209公里的持续狂风及暴雨在德州登陆。“哈维”是自1961年至今美国遭遇的最强飓风,德州人民遭遇了巨大的生命和经济财产损失。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哈维”的出现引发人们的焦虑、紧张导致甲图中②的活性下降,使机体不能有效地消灭感染的病毒和癌变的细胞,另一方面,②细胞活性下降还会导致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减少,影响了④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⑦的产生可能是抗原刺激B细胞和____________分化形成的。

(2)如图乙所示,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____________,免疫细胞之所以能被其调节是因为在其细胞膜上有它们的____________

(3)图丙表示神经系统调节免疫细胞反射弧中的一个突触结构。当前膜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后膜受体时,钠离子移动情况是____________,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4)为研究钙离子对神经冲动的产生及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否必需,研究者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利用水母荧光蛋白标记突触前神经元,直接观察到当兴奋传递到突触小体时先出现钙离子内流,之后引发突触小泡定向移动,通过____________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②将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____________,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量明显减少,则说明对于_______过程是必需的。

【答案】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神经递质、激素 特异性受体 钠离子内流 胞吐 动作电位无变化 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

【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关知识,分析图甲是抗原,那么是吞噬细胞,T细胞,③是淋巴因子,B细胞,⑥B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是浆细胞,⑧是抗体。图乙中的A是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意在考察考生对图形的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T细胞活性下降会导致其分泌的淋巴因子减少,会影响B细胞的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此时产生抗体减少,机体抵抗力降低。浆细胞的产生可以来源于B细胞还可以来源于记忆B细胞

(2)在图乙中,人体调节免疫功能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它们之所以能作用于免疫细胞,是因为免疫细胞上有它们结合的特异性受体。

(3)突触后膜兴奋,说明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的,会引起钠离子内流。

(4)①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

②将能迅速结合钙离子的药物BAPTA注入突触小体内,同时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若动作电位无变化,则说明钙离子不影响突触前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若检测到神经递质释放量明显减少,则说明钙离子对于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是必需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下图及其表述的含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a曲线表示PH对酶活性的影响

B. 图b曲线表示酵母菌随氧气浓度增加产生CO2的浓度变化的情况

C. 图c曲线表示外界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情况

D. 图d曲线表示小鼠由30℃→10℃环境耗氧量变化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市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检测出携带者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B. 在某群体中发病率为1/10 000,则携带者的频率约为198/10 000

C. 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新生儿患者

D. 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现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A. 脂肪 B. 磷脂 C. 胆固醇 D. 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以50株生长状态相同的樱桃番茄幼苗为材料,分Ⅰ、Ⅱ、Ⅲ、Ⅳ、Ⅴ五组,分别用白光、红/蓝光(1: 1)、红/蓝光(3:1)、红/蓝光(5:1)、红/蓝光(1:1)的光进行处理,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结果如下表所示(壮苗指数=茎粗/株高×全株干重),据表回答:

株高

(cm)

茎粗(mm)

净光合速率

(μm mmol·m-2·s-1

色素

(mg.g-1

蒸腾速率

壮苗指

11.97

2.80

4.41

1.86

3.52

0.173

10.60

3.11

4.13

2.37

2.76

0.144

13.20

3.73

8.47

1.41

10.23

0.188

14.53

3.42

5.26

0.96

6.17

0.174

15.61

3.54

5.45

1.82

9.95

0.170

(1)本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工作者通常选择Ⅲ组幼苗作为生产用苗,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

(3)实验人员用下图所示装置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情况,欲采用该装置测量绿色植物呼吸强度(不考虑无氧呼吸),X溶液为____________,该装置应____________处理;若用该装置测定植物光合作用强度,X溶液应为____________,结果发现一昼夜红色液滴向右移动了22.4cm(瓶内气体每变化5mL液滴移动1cm),则一昼夜植物体干重____________(“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_mg(用葡萄糖量变化量来表示干重变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某细胞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尿嘧啶。据此推测,该细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应是(

A. CO2+H2O(CH2O)+O2

B. 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H2O

C. 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 ADP+Pi+能量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不包括( )

A. 生存斗争 B. 突变和基因重组

C. 自然选择 D.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揭示出电压控制的钾通道,这些通道是负责K+进出细胞的看门蛋白质,这一成果从另一侧面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A.免疫功能 B.识别功能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血红蛋白分子中不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

A. C B. N

C. Mg D. 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