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5.如图甲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A为蛋白质,b为脱氧核苷酸,b有4种.
(2)细胞内的A和B都可与某些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鉴定A物质通常用双缩脲试剂,反应后的颜色为紫色
(3)某分子A经酶水解后得到若干片段,其中一个片段结构如图乙:
①该片段的名称是四肽,图中⑦表示羧基
②该化合物是由不同氨基酸脱水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做脱水缩合.
③若将该片段水解,能产生4种氨基酸,其水解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多了54.

分析 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通式是,即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氮原子总数,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基酸中氧原子总数一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一脱去水分子数×18.
3、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4、分析题图:
图甲为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A与B的化学组成关系,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DNA的组成元素是C、H、O、N、P,因此A是蛋白质,a是氨基酸,B是DNA,b是脱氧核苷酸;
图乙是某分子A(蛋白质)经酶水解后得到的若干片段中的其中一个片段结构图,其中①是氨基,②、④、⑨、⑧是R基(分别为-H、-CH3、-CH2CONH2、-CH2COOH),③、⑤、⑥是肽键,该片段是由4个氨基酸形成的四肽化合物.

解答 解:(1)图甲中A为蛋白质,b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根据所含碱基(A、T、G、C)的不同分为4种.
(2)题图中的A是蛋白质,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鉴定蛋白质通常用双缩脲试剂.
(3)①图乙中的该片段含有3个肽键(题图中的③、⑤、⑥)、4个R基(题图中的②、④、⑨、⑧),是由4个氨基酸形成的四肽,图中的⑦表示羧基.
②该化合物是由不同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
③构成该片段的4个氨基酸的R基分别是-H、-CH3、-CH2CONH2、-CH2COOH,R基有4种,所以该片段是由4种氨基酸形成的,若将该片段水解可产生4种氨基酸,其水解过程中需要的水分子数=肽键数=3个,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比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多3×18=54.
故答案为:
(1)蛋白质  脱氧核苷酸 4
(2)双缩脲试剂      紫色
(3)①四肽  羧基
②脱水缩合
③4    54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图、某肽链的结构图,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知识,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和实质,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质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含量仅比水少
B.所有的脂质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脂质主要包括脂肪、磷脂和胆固醇三大类
D.脂质有个共同特征是不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可以参与细胞中的化学反应
B.细胞中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
C.种子入库前晒干的目的是减少种子体内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D.由水与结合水比值降低,会影响细胞的代谢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一般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四步.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
(2)在一个视野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图中的B细胞处于分裂的前期;C细胞处于分裂的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e过程需要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c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
C.d过程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
D.在线粒体中可以发生a、b、c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肉毒梭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其致病性在于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条链盘曲折叠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如图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的结构通式是
(2)肉毒类毒素含有的元素一定有C、H、O、N.可用双缩脲试剂对该毒素的化学本质进行鉴定,呈现紫色.
(3)由图可知,该片段由5个单体组成,形成该片段的过程称为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称为肽键,在此时要脱去4分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濒危植物.研究人员对桫椤种群生态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某保护区桫椤种群和所处群落的特征,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在小溪流两侧各取一条调查带,用等距取样法调查取样.
(2)桫椤及其他地被植物在涪陵磨盘沟自然保护区内呈斑块状分布,群落的这种水平结构是由生活环境和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不同造成的.
(3)科研人员调查了福建瓜溪三个种群中桫椤的树龄大小,绘制成如图:

①研究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或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桫椤种群死亡高峰出现在幼苗阶段→幼株植物过程中,长此下去,桫椤种群的年龄结构将变成衰退型.
②桫椤幼苗呈集群分布,随幼苗生长,幼苗间的种内斗争及幼苗与地被植物间的竞争都将会加剧,从而造成种群数量变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半透膜对淀粉和葡萄糖的通透性不同(如图1),图2设计的是证明图1物质扩散成立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柱a将持续上升B.图甲中水柱a将保持不变
C.图乙中水柱b将保持不变D.图乙中水柱b将先上升后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
C.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D.种群在理想环境下呈“S”形增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