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 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 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 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单侧光的照射,使燕麦胚芽鞘尖端生长素向背光一侧横向运输,导致①中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

由于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②中左侧生长素多于右侧,胚芽鞘将向B侧弯曲生长;由于琼脂块AB之间的生长素不横向运输,所以③转动不影响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因此胚芽鞘③也向B侧弯曲生长;由于胚芽鞘的尖端部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而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又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比B中的多,所以胚芽鞘④将向B侧弯曲生长;综上所述,B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生物黑色素的产生需要如下图所示的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三对基因均表现为完全显性。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可以合成黑色素

D. 若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Cc,该生物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黑色素的占9/6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如图1显示了某种甲虫的两个种群基因库的动态变化过程。种群中每只甲虫都有相应的基因型。A和a 这对等位基因没有显隐性关系,共同决定甲虫的体色,甲虫体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体色的甲虫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2)在种群1中出现了基因型为A′A的甲虫。A′基因最可能的来源是_______。该来源为生物进化_______。A′A个体的出现将会使种群1基因库中的________发生改变。

(3)图中箭头表示通过迁移,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之间有机会进行________。由此可知,种群1和种群2之间不存在________。

(4)根据图1两个种群中不同体色的甲虫分布比例,可以初步推测出处于工业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的是种群____________,该环境对甲虫的生存起到了________作用。

(5)假设存在该甲虫种群3,只有AA、Aa和aa个体,满足雌雄个体间可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突变等理想条件,且黑色和浅黑色个体共占36%,则Aa个体频率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某一个体的基因组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 该个体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为AbD或abd

C. 复制后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恒定不变

C.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可存在于②中

D.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叶片光合作用受到光质的影响,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1)实验材料与用具:小烧杯三只、三棱镜(注释: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形成红光、黄光、绿光等单色光)、打孔器、注射器、40 W灯泡、烧杯、富含CO2的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绿叶(如菠菜叶)。 (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忽略不计)

(2)实验步骤:

①取生长旺盛的绿叶,用直径为1cm的打孔器打出小圆形叶片30片(注意避开大的叶脉)。

②将圆形叶片置于注射器内,并让注射器吸入清水,待排出注射器内残留的空气后,用手堵住注射器前端的小孔并缓缓拉动活塞,使小圆形叶片内的气体逸出。这一步骤可重复几次。

③将内部气体逸出的小圆形叶片,放入黑暗处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待用(这样的叶片因为细胞间隙充满水,所以全都沉到水底)。

④取三只小烧杯,分别倒入20mL___________,并分别向3只小烧杯中各放入___________

⑤用40W灯泡照射,三棱镜色散形成___________分别作用于三只小烧杯。

⑥观察并记录同一时间段内各实验装置中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果讨论:增强单色光光照强度,能否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___________;试在同一坐标图中画出不同类型的单色光(光质)照射下,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曲线来说明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菹草是一种沉水植物,是草食性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为了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菹草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并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通过调节水量使菹草生长于水深2m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菹草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中

B. 由图可知,菹草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约为6klx

C. 在光照强度为2klx时,菹草释放氧为0.4mg·g-1·L-1·h-1

D. 若将水深增加3m左右,菹草的呼吸速率将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 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C. 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

D. 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去掉尖端的燕麦幼根若干段浸入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水溶液中培养,较短时间内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结果能够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B. 幼根中的生长素不能由形态学下端向上端运输

C. 根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糖含量增加

D. 生长素在促进细胞伸长的同时会抑制细胞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