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甲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动物群体,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其中能量流动是指___________

2)如图表示树冠层中一片叶子和一只食叶甲虫能量的几个去向。甲虫和叶片间的能量传递效率___(填“是”或“不是”)60%,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土壤中,另一些甲虫以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树木生长不良。在该生态系统中,这类甲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不是 能量传递效率为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同化量之比,该类甲虫只是第二营养级的一种类型 将落叶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分解者(动植物残体内固定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消费者(促进物质循环,帮助传递种子)、生产者(基石)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传递效率是不同营养级同化量之间的关系,树叶和甲虫只是各自营养级的一部分因此一片树叶和一只甲虫之间无法计算能量传递效率。
3)以落叶为主要食物的甲虫主要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能将落叶中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某农田中田鼠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该农田中的田鼠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B. t1、t3时田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C. 这段时间内该农田中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 t3时开始进行田鼠防治的效果好于t1时进行防治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大多数植物种子的贮藏物质以脂肪(油)为主,并储存在细胞的油体中。种子萌发时,脂肪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然后脂肪酸和甘油分别在多种酶的催化下形成葡萄糖,最后转变成蔗糖,并转运至胚轴供给胚生长和发育,如图所示:

1)脂肪的组成元素是___________,经__________染液可被染成红色。

2)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________物质,大多数植物种子以贮藏脂肪为主,而不是糖类的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油料种子萌发时,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会______,请写出自由水的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任写2点)。

4)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会先增加、后减少,先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点为植物的CO2补偿点。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足够长的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会不断降低

B.两种植物同时到达各自的CO2补偿点

C.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会同时降至0

D.甲种植物可能会比乙种植物先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从某腺体的细胞中提取一些细胞器,放入含有14C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有这些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在这些细胞器中的数量,下图中能正确描述的曲线是(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a 和图b 是细胞结构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ab 可能是下列哪种细胞____

A.轮藻的叶肉 B.燕麦胚芽鞘

C.洋葱根尖的分生区 D.蓝藻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

A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B①②③④⑤⑥都具有膜结构

C可产生O2,也可消耗O2

D内浓度的高低,可影响细胞的渗透吸水

E.人体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①⑤⑥

3)如果是大肠杆菌细胞,不具有图b 中的哪些标示部分?_____(填标号)

4)图 a 是在光学显微镜低倍镜下看到的图像,请问:图b 是图 a 的某一部位在同一显微镜的高倍镜下看到的图像吗?为什么?_____

5)图 b 中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_____(填标号) 。同一个个体不同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含量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正确的是(

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3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3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A液中至少要通过3层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接CO2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液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O2CO2相对含量变化见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t1→t2,酵母菌的繁殖速率不断上升

B.t3时,酵母菌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细胞溶胶

C.若适当提高温度,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t3时,酵母菌需氧呼吸强度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与泡菜腌制和亚硝酸盐测定有关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为缩短发酵周期,腌制前可加入____菌。取少量酸奶,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再用____________蘸取少量的稀释液,在该菌专用培养基的平板上划线,以获得该菌单菌落。下图所示的划线分离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2)泡菜腌制过程中,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由于_______菌繁殖而产生的。

3)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提取亚硝酸盐,与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N-l-萘基乙二胺偶联,形成玫瑰红色产物。然后与________比对,计算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4)已知乳酸菌中的亚硝酸还原酶能降解亚硝酸盐。在一定的腌制时间内,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是由于在厌氧和_________环境下亚硝酸盐被亚硝酸还原酶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