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酵母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材料,某校学生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细胞中产生CO2的具体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代替,其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酵母菌呈__型增长,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调查可采用__的方法.如果实验时发现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用无菌水进行适当的稀释,但酵母菌却不会吸水胀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在用血细胞计数板(2mm×2mm大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大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20,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个.

【答案】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c→a→b(或c→b→a→b) 由蓝变绿再变黄 S 养料逐渐减少,空间有限,代谢废弃物增多 抽样检测 酵母菌有细胞壁 2.5×l07

【解析】试题分析: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微生物,一般可以利用其探究呼吸方式或酿酒,其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

(1)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过程中,通入空气前需要现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除去,最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定,因此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c→a→b(或c→b→a→b);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由于养料逐渐减少,空间有限,代谢废弃物增多(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所以酵母菌呈“S”型增长;决定酵母菌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酵母菌有细胞壁的保护,因此不会吸水胀破。

(3)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mm×2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5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计数时一个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20,则每个方格的体积=2×2×0.1=0.4立方毫米,共有酵母菌50×20=1000个细胞,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10×1000×1000÷0.4=2.5×107个。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 (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5)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

A. (1)(2)(5) B. (1)(2)(4)

C. (1)(3)(4) D. (2)(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50

50

28

22

重捕

50

10

32

18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B.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C.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7:2

D. 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125只/h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 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B. 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 染色体、赤道板、细胞膜 D. 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各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A. 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

B. 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型频率不变

C. 两者都改变

D. 两者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两种生长素类似物甲、乙对红薯幼茎插条生根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选取生长良好、生理状态相似的红薯苗若干株,将其幼茎切成5cm的插条,将插条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均匀分组,在不同浓度的甲、乙两种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沾蘸5s,再接种到基本培养基,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10d后统计插条的生根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幼茎插条在分组处理前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用0.5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溶液处理幼茎插条,对其生根的作用效果__________。如果用100μ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处理红薯幼芽,会______________其生长。(填“促进”“抑制”或“无法确定”)

(3)根据图中信息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类似物甲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若需确定生长素类似物甲促进红薯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应________μmol/L范围内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大肠杆菌DNA 分子(片段)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用文字回答

(1)图中“1”表示________,“6”表示________

(2) DNA 分子中的__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3)两条链之间的碱基对之间通过_______连接起来的。

(4)DNA 分子被彻底氧化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图所示技术路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B. 捐献者携带红绿色盲基因不会遗传给“三亲婴儿”

C. “三亲婴儿”的染色体全部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D. 这种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