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有关DNA分子的复制、基因的表达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内,丙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内

B.甲、乙两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丙过程不需要酶的催化

C.甲、乙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丙过程不需要

D.甲、乙、丙过程所需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图甲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表示的是DNA复制;图乙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表示的是转录;图丙以mRNA为模板,合成了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表示的是翻译。

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表示DNA复制,乙表示转录,丙表示翻译,其中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只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A错误;

B、图示三个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B错误;

C、图示三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错误;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所需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水稻、番茄幼苗分别放在含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番茄营养液中Mg2+、Ca2+浓度下降,而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是水稻细胞外排离子的结果

B. 植物根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依靠渗透作用

C. 番茄与水稻相比,其对Mg2+、Ca2+需要量大,而对SiO44-需要量小

D. 此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机体中位于小肠绒毛基部的上皮细胞(a),不断增殖、分化形成吸收细胞(b)后向上迁移,补充小肠绒毛顶端凋亡的细胞(c)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 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②已分化的b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故不再具有全能性

b 细胞衰老后细胞核体积会增大,但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c 细胞凋亡有利于细胞的更新,但不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正常人血浆中的LDL(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再通过胞吞作用进入细胞。LDL在细胞内水解,释放出胆固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Aa基因控制),患者血浆中LDL数值非常高,易忠心脑血管疾病。如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Ⅱ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胆固醇的作用有 ___等。

2)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数量最可____(填“偏多”或“偏少”)。

3)控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判断依据___________II3的基因型是 ___,理由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神经元及信号传导过程模式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④内的物质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⑤处

B.⑤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之一

C.抑制该细胞呼吸,神经细胞功能正常

D.静息状态下,图B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稻的高秆、矮秆分别由Aa控制,抗病和不抗病分别由Bb控制。现有基因型为aabbAABB的水稻品种,如图为不同的育种方法培育矮秆抗病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育种包括①③过程,包括杂交,自交和筛选等步骤

B.人工诱变育种为②过程,只需使b基因发生定向突变,过程简单易行

C.单倍体育种包括①④⑤过程,⑤过程常用花药离体培养法

D.①⑥⑦过程是多倍体育种,所得个体结实率高果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吸收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乙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图1所示细胞在白天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限制D点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C点和D点相比,单位时间内叶绿体中[H]的消耗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低、相等、较高),图3ab所对应的点相比,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较低、相等、较高)。

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间隙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 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制成曲线如图3所示。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点以后曲线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弓形虫是一种胞内寄生虫,会引起人畜的弓形虫病。为研究单克隆抗体对弓形虫的作用,将弓形虫在含一定浓度抗体的培养液中培养1小时,再与能连续分裂的细胞共同培养,测得细胞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接触抗体的弓形虫与细胞共同培养作为对照组

B.弓形虫进入机体后不会引起机体发生细胞免疫

C.口服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可有效治疗弓形虫病

D.实验表明抗体能减弱弓形虫对细胞增殖的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AABB)与分叉毛残翅(aabb)果蝇杂交,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已知Aa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

C.ab基因频率的变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基因频率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