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中的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是该细胞的分裂图像。据图回答(括号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甲中,Y期代表_____;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_____期的细胞,1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_____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乙中,组蛋白基因在表达蛋白质过程中,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细胞结构是_____

A[5] B[6] C[7] D[8] E[9] F[10]

4)假设控制该动物某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若图丙中2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4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是_____

5)为了研究该细胞的分裂情况,实验人员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该细胞,追踪放射性的去向,得到该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

E.中心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F.在CD阶段细胞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及着丝粒分裂的现象

【答案】DNA合成前期(G1期) 核仁、核膜 [6]细胞核 [7]核糖体 ABDF 3号7号 CE

【解析】

(1) 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其中Y期代表DNA合成前期(G1期),S期代表DNA合成期,X期代表DNA合成后期(G2期),14分别表示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因此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通常选该时期的细胞进行观察,即图甲中2时期。1时期为分裂前期,此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核仁和核膜。

(2) 组蛋白基因表达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和翻译过程中均会发生碱基配对。转录和翻译的场所分别是图乙中的[6]细胞核和[7]核糖体。

(3) 图乙中,[5]内质网和[10]高尔基体均为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8]线粒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6]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而[7]核糖体与[9]中心体都是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综上分析,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细胞结构是[5]、[6]、[8]、[10]。

故选ABDF。

(4) 假设控制该动物某性状的基因型为AaBb,则该动物是二倍体。图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两极对应的染色体是由同一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再通过着丝点分裂而形成,正常情况下两极对应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的基因相同。Aa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综上分析可推知:若图丙中2号染色体上有A基因,4号染色体上有B基因,则在正常情况下,该细胞中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是3号7号

(5) A、C、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且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据此可知:BC阶段和DE阶段均为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裂间期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A错误,C正确

B、CD阶段为分裂期,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B错误

D、BCCD”或“DEEF”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D错误;

E、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在间期倍增的两组中心粒在分裂期的前期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这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在分裂期的中期和后期,星射线牵引染色体运动,而每个中心体是由2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所以中心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E正确;

F、CD阶段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因此在CD阶段细胞中会出现着丝粒分裂的现象,但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F错误

故选 C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于过程()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___

3)影响图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A.光照强度 B.CO2浓度 C.酶含量 D.温度

为了探究崇明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某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该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在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实验组4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回答下列问题:

4)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

A.温度 B.叶绿素含量 C.相对湿度 D.光照强度

5)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________________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a变为bcd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②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

d是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

④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只有基因突变

A.③④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促进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 molL1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且侧根数量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回答有关遗传与遗传病的问题:

1为某家族系谱图,图中斜线阴影表示的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甲种遗传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患者,黑色表示红绿色盲(相关基因用Bb表示)患者。请据图回答:

1)据图中调查结果分析,可推断此遗传病为_____性遗传病,此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

2)图中Ⅰ﹣3的基因型是_____。(只写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Ⅲ﹣2表现型正常,且与Ⅲ﹣3为双胞胎,则Ⅲ﹣3不患甲病的可能性为_____

3)若图中Ⅱ﹣4为纯合子,则Ⅳ﹣1两病兼患的概率是_____

4)分析如图2所示的家系图,此种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都不会患病。若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若生育一表现正常的女儿概率为_____

5)基因型为AaEeTt某雌性昆虫(见图3),产生配子AET的几率为5%,则交换值为__。   

A.5% B.10% C.20% D.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

②若环境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K值会变小;

③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⑤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与示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B图甲所示群落的演替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陆地区域

C若图乙表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量有机物总量组成,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几乎全部来自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D若图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则C和E在其中的作用最为关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病(相关基因设为Aa)和乙病(相关基因设为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一种病为红绿色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乙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II6的基因型为AaXBXbⅡII7的基因型为AaXbY

C.II7II8生育一个两病兼患的男孩的概率为1/8

D.III13所含有的乙病致病基因分别来自I2和I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丁为某二倍体动物某个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其中甲代表卵原细胞的相应柱形图,戊 为其中某一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时期细胞中 DNA 数目是甲时期细胞中的 2

B.图戊所示细胞可对应图丙,可能发生过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粒分裂均发生在乙形成丙的过程中

D.该动物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丙丁戊,同源染色体对数最多时可达 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