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I表示由甲、乙、丙三种神经元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Ca2+使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递质;图Ⅱ是图中丁部位的放大图:图Ⅲ表示神经元某部位受刺激前后膜电位变化情况。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甲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转换为______。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 _______的功能。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神经元和丙神经元分别 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或“兴奋或抑制”),丙神经元的膜电位 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图A测量的电位与图_________点的电位对应,其产生的原理主要是________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刺激甲神经元,乙神经元不能测到图所示的电位变化,原因是: _______

【答案】电信号→化学信号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兴奋、抑制 发生 C K+外流 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其神经递质不能被释放,不会使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解析】

由图可知,甲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作用于乙神经元,故会引起乙神经元的兴奋;乙神经元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于丙神经元,故会抑制丙的兴奋。

A是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B是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

C点是静息电位,E点是动作电位的峰值。

1)图中,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促进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释放,该过程中甲神经元的突触前膜会由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2)甲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后,乙酰胆碱会引起乙神经元的兴奋,乙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会引起丙神经元的抑制,丙神经元会发生阴离子内流,膜电位会发生改变。

(3)图A测量的静息电位与图C点的电位对应,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的外流。

(4)若抑制甲神经元膜的Ca2+通道,则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释放并作用于乙,刺激甲神经元,也不会引起乙神经元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内质网参与的是

A. 合成性激素 B. 分解葡萄糖产生能量

C. 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 D. 以核苷酸为原料合成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景天酸代谢(CAM)途径属于某些植物特有的CO2固定方式:夜晚气孔开放,通过一系列反应将CO2固定于苹果酸,并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运出液泡后放出CO2,供叶绿体的碳反应()。下列关于这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夜晚,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景天酸代谢(CAM)途径的出现,可能与植物适应干旱条件有关

C.给植物提供14C标记的14CO214C可以出现在OAA、苹果酸、C3和有机物中

D.若上午某一时刻,突然降低外界CO2浓度,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短时间内会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流程图解,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脱分化发生在 b 步骤,形成愈伤组织,在此过程中植物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B. 再分化发生在 d 步骤,是愈伤组织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的过程

C. b 过程中进行诱变处理后培养,可筛选出抗逆性强的突变体

D. 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生物能源,由于石油面临枯竭,可再生的乙醇作为可替代石油的新能源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科研工作者研制出利用微生物降解秸秆生产乙醇的技术,大致流程如下图所示。

(1)若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降解植物秸秆的微生物,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对该培养基可采取______的方法进行灭菌。

(2)某小组对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培养液进行数量测定,在稀释倍数为105对应的培养基中测定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则每毫升样品中的细菌数是(涂布平板时稀释液的体积为0.2mL)______个。

(3)用上述方法测定目的菌的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菌落数量多,原因是_________

(4)上述流程图中,糖液发酵产生乙醇需要的菌种是_____,乙醇是在目的菌的______(结构)中产生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B. 蛋白质 C. 糖类 D. 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970年,特明和巴尔德摩证实了RNA病毒能依赖RNA合成DNA的过程,并发现了催化此过程的酶。下面为形成cDNA的过程和PCR扩增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催化①过程的酶是逆转录酶

B. 从图示可以看出要将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开可以用核酸酶H和高温处理

C. 从图中信息分析可知,②⑤过程为DNA复制,催化⑤过程的酶能耐高温

D. 如果RNA单链中有碱基100个,其中A25%U15%,则通过该过程合成的一个双链DNA片段中有胞嘧啶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现有由该种细菌突变成的甲、乙两种突变型细菌,二者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如图所示为该种野生型细菌合成物质X的途径,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突变型甲中控制酶a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B. 突变型乙中控制酶b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C. 突变型甲和乙均不能通过控制酶c的合成控制X的合成

D. 两种突变体在基本培养基上只添加底物时均不能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受体是一类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细胞表面受体转导的胞外信号可引发快反应和慢反应,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内受体识别和选择性结合的配体可能为脂溶性的信号分子

B. 胰岛B细胞接受高浓度的血糖刺激,可通过慢反应过程使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C. 快反应过程中功能被改变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可能未发生改变

D. 慢反应过程可通过诱导反义基因的表达,合成相应的互补RNA,使相关基因的转录过程受到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