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

B. 若Y表示生物体内Hg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生物,则a最有可能是生产者

C. 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少于c离子的载体

D. 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

【答案】C

【解析】

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中,水最多,蛋白质含量次之;而组成活细胞的有机化合物中,蛋白质最多。一些重金属元素或者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随食物链传递过程中,营养级越高,该物质在生物体内积累越多。纵坐标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

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若Y表示生物体内Hg含量,由于Hg在随食物链的传递,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Hg越多,所以a最少为第一营养级即最有可能是生产者,b最多为最高营养级,c、d次之为中间营养级,B正确;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所以结合图示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错误;在外界溶液浓度一定时,细胞液浓度越大,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越小。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胞液浓度最小,则在0.3 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甲乙同学科学操作,多次重复抓取。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抓取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将各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继续实验

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数量要相等,各桶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才与实际情况相符

C. 乙同学的实验能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D. 甲、乙重复4次实验后,DdAB组合的概率应该约为1/2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B. 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 酶催化的实质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 一种酶只能对一定的底物发生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奶酪蛋白等物质,与乳汁的合成与分泌功能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有

A.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

C. 溶酶体、线粒体、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D. 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

编号

化合物

实验检测

组成单位

主要功能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染液

橘黄色

脂肪酸

储存能量

核酸

甲基绿染液

绿色

核苷酸

携带遗传信息

糖原

班氏试剂

砖红色

葡萄糖

提供能量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氨基酸

承担生命活动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给发生脱水的急性肠炎病人补充水分时,最好给病人注射

A.生理盐水B.氨基酸溶液

C.葡萄糖溶液D.葡萄糖生理盐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在晚间用大约550 nm波长的绿光照射行道树,目的是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以增加夜间空气中的氧气浓

②滤去白光中其他波长的光,只用450 nm左右波长的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③在经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色素带上,胡萝卜素的色素带在最上面 

④土壤中缺乏镁时,420~470 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 

⑤由550 nm波长的光转为670 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C3的量减少

A. ②④⑤ B. ③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为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某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方案如图2。

实验材料: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子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四个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缺铁培养液;

③选取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向1号、3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向2号、4号幼苗喷洒等量某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切下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琼脂小块分别放到去尖端胚芽鞘A、B 的两侧(如图2),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中向2号、4号幼苗喷洒的某溶液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作用。

(2)2号与3号幼苗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已知图2中,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如果胚芽鞘B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如果胚芽鞘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研究DNA复制的机制。请回答问题:

(1)将两组大肠杆菌分别在15NH4Cl培养液和14NH4Cl 培养液中繁殖多代,培养液中的氮可被大肠杆菌用于合成四种__________分子,作为DNA复制的原料,最终得到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

(2)实验一:从含 15N 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 DNA,混合后放在100 ℃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热变性处理导致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的_______发生断裂,形成两条DNA单链,因此图a中出现两个峰。

(3)实验二:研究人员将含 15N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 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对应图b中的两个峰。若将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F1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据此分析,F1DNA是由________(选填①~④中的序号)组成,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选填⑤~⑦中的序号)。

①两条15N-DNA 单链 ②两条14N-DNA 单链

③两条既含 15N、又含有14N 的DNA单链

④一条15N-DNA单链、一条14N-DNA单链

⑤双链的F1DNA 密度梯度离心结果只有一个条带,排除“全保留复制”

⑥单链的F1DNA 密度梯度离心结果有两个条带,排除“弥散复制”

⑦图b与图a中两个峰的位置相同,支持“半保留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