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植物生长过程不可避免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刺激与影响,长期的进化使植物演化出对环境刺激的感知和反应能力。科研人员以草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来探究电脉冲刺激对果实发育的影响。

1)图1为不同光照强度下草莓CO2吸收量变化趋势,在b点时,其光合作用产生的O2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的O2

2)连续电刺激(单脉冲刺激)对草莓果实发育有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作用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果实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茉莉酸(JA)含量,结果如图2。从实验结果可知,电脉冲刺激对三种激素含量的影响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连续电刺激可明显延缓果实发育进程。鉴于单脉冲刺激对JA积累的影响,研究者猜测JA可能会抑制草莓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进程,因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用少量丙酮溶解JA后,用蒸馏水稀释到适宜浓度,将正常培养的草莓幼苗均分两组,待开花结果后,从每组中选取__________等相对一致的多个果实进行处理。实验组每5天喷施一次一定量JA溶液,而对照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观察果实发育(如平均体积、重量、成熟度等)进程,拍照记录。若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测正确。

【答案】等于 电脉冲刺激可导致生长素(IAA)含量无明显变化,脱落酸(ABA)含量有所增加,茉莉酸(JA)含量有明显上升 生长状况 5天喷施一次等量的丙酮和蒸馏水溶液 实验组果实平均体积和成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

【解析】

分析图1,光照强度越高,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表现为CO2吸收量增加,当光照强度增加到某一值时,植物的CO2吸收量不再增加,已经达到饱和。分析图2,电刺激后,果实中生长素(IAA)含量无明显变化,脱落酸(ABA)含量有所增加,茉莉酸(JA)含量有明显上升。

1)在b点时,CO2吸收量为0,即此时净光合作用为0,光合作用产生的O2等于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的O2

2)从图表中可知,电刺激后,果实中生长素(IAA)含量无明显变化,脱落酸(ABA)含量有所增加,茉莉酸(JA)含量有明显上升;

3)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应当保持相同且适宜的条件,因此每组中多个果实进行处理的生长状况等要求相对一致。对照组的操作是每5天喷施一次等量的丙酮和蒸馏水溶液。基于猜测JA可能会抑制草莓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进程,若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实验组果实平均体积和成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证明猜测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细胞免疫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识别MHC呈递的抗原,并与之结合,使靶细胞裂解,已知T淋巴细胞只能识别自身MHC呈递的抗原,而不能识别其它MHC呈递的抗原,也不对自身MHC发生作用,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以小鼠为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提示:CTL可以使被感染的细胞全部裂解,导致51Cr释放出来,使上清液有大量放射性)。

实验材料:被同位素51Cr标记不同遗传背景的两个品系的老鼠甲和乙腹腔中的单核巨噬细胞(作为CTL的靶细胞),LCMV病毒,被51Cr标记的LCMV病毒感染的甲、乙品系鼠的单核巨噬细胞(作为CTL的靶细胞),小鼠品系甲、乙,普通细胞培养液,培养皿若干,放射性检测仪等。

(一)实验思路:

①将LCMV病毒注射到老鼠甲体内,获得发生免疫的老鼠,无菌操作取老鼠的脾脏,并分离出CTL

②取培养皿若干,随机均分3组,加入定量且适量的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分组:

1:等量的CTL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

2:等量的CTL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量的CTL细胞+等量的同位素51Cr标记甲鼠的单核巨噬细胞

④将3组培养皿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上清液的放射性

⑤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以柱形图的形式来表示实验结果,(已知组2中上清液有少量的放射性)

__________________

(二)回答下面问题:

①完成思路②上的空格

②组2中上清液有少量的放射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CMV病毒感染老鼠后,能发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CTL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靶细胞的裂解属于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体细胞克隆猴的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

1)据图可知,克隆猴培育过程用到了____________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原因是体细胞____程度高,很难表现出全能性。

2)上述实验核移植的受体一般选用A猴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________,原因是细胞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且含有促进___表达的物质。

3)图中Y表示____过程。若将代孕母猴换成代孕母羊,则不能顺利生出克隆猴,原因是___,导致胚胎死亡。

4)克隆猴的成功为阿尔茨海默症、白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等疾病机理研究、干预、诊治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与以往用普通猴子做实验相比,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两大优势是:①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研究光照强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影响实验示意图,图乙表示其叶肉细胞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请据图同答:

1)若要测定图甲中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供选择的测定指标有 _________

2)叶肉细胞处于图乙状态时,对应图丙中的区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若适当提高CO2的浓度,B点将_________移。

4)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加入__________可防止色素被破坏,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光。为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使用_______法,其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丁图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___,光合速率最高时,光合作用每小时利用CO2的量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了解到泡菜中的乳酸菌除了在发酵中产生乳酸,还可以降解亚硝酸盐,该小组利用泡菜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乳酸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_________法。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人体尿液排出,其余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致癌物______________

3)小组成员用改良的MRS固体培养基分离乳酸菌,该培养基成分如下:

蛋白胨

牛肉膏

酵母膏

葡萄糖

CaCO3

琼脂

蒸馏水

其他成分略

10g

10g

10g

20g

20g

20g

1000ml

该培养基因含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从而在菌落周围形成溶钙圈,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小组成员在分离纯化乳酸菌时,用______将泡菜液进行梯度稀释后,取01ml加入到50℃左右的培养基中摇匀,待凝固后,再在其上加盖一层透明的固体培养基。 加盖一层透明的固体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h后,挑取溶钙圈较大的菌落,用平板划线法进行进一步纯化。若图甲是接种培养后的菌落分布图,对应的平板划线操作示意图为___________

乳酸菌在-20℃的冷冻箱中长期保存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o -t4时间段,甲种群和乙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相同

B.甲种群在t2时刻数量最大

C.若甲种群是有害动物,则在t3时刻进行防治效果最佳

D.乙种群的数量在t4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还会继续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药物X能够调控光合产物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某课题组对柑橘分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一昼夜后,给柑橘提供14C标记的CO224 h后获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柑橘叶片气孔开放时,外界环境中的CO2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____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用于合成光合产物,该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为___ (用化学式和箭头表示)

2)据实验结果推测,在果实刚形成时,用X处理柑橘全株__(填“会”或“不会”)明显减弱柑橘的光合速率。

3)能否依据该图判断实验结束后幼果中X浓度A组低于B组?____(填“能”或“不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分析,若想要得到更大的柑橘,应用X处理 ___(填“幼果”或“全株”)。根据题干信息,推测B组实验中X发挥作用的机理是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如果体温偏离这个数值,则通过反馈系统将信息传回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此中枢会整合这些信息并与调定点比较,相应地调节散热机制或产热机制,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体温调定点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正常人体因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发热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激素甲和激素乙都是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

B.体温上升期,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有助于增加产热

C.体温升高后的持续期,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体温调节过程体现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相互联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溶酶体内的pH—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均接近4.6

B.pH4.6时,TPC的活性受mTORCl蛋白的抑制

C.TPC通道打开时,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

D.pH升高时,更多的H+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溶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