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1是一个突触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3 是受神经递质作用后突触后膜上的电位变化, 叙述正确的是(

A.释放神经递质依赖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通过组织液的运输不消耗ATP

C.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则的膜电位表现为图3

D.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则的膜电位表现为图2

【答案】B

【解析】

1、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且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以使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是一个耗能过程。

2、识图分析可知,图1中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③突触后膜、④线粒体。图2A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此时表现为外负内正,即动作电位。图3B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此时表现为外正内负,即静息电位。

A、①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依赖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A错误;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通过组织液的运输是自由扩散的方式,因此不消耗ATPB正确;

CD、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若①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③突触后膜,则③突触后膜兴奋,电位发生逆转,由静息电位转变为动作电位,即膜电位表现为图2,若①释放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③突触后膜,则突触后膜保持静息电位,即③的膜电位表现为图3C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物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膜的结构,其中ABCG表示膜上的蛋白质。图2表示另一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图1膜中G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2H2O的生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ATP合成的动力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

3)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不能发生图2所示生理过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2体现出生物膜的功能有信息交流、_____________、能量转换等。不同生物膜的功能有差异,从组成成分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班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_______(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到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As 斑块的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取某动物的离体神经纤维培养在正常海水浓度相同的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下图分别为该离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传导、传递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图甲中的ab、图乙中的③—②

B.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图甲的a点将降低

C.图丙中,g接受f传递来的化学信号可能会产生图甲所示的变化

D.图甲、乙、丙中,复极化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结果表明:除草剂2,4-D的使用对土壤生物群落中真菌数量有着明显影响,当浓度为5mg/kg时,土壤中真菌数量没有明显改变;当浓度为25mg/kg时,真菌数有明显下降但能逐渐恢复;当浓度等于或超过50mg/kg时,真菌数位明显下降且无法恢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对上述结果进行验证。

实验材料:未使用除草剂2,4-D的土壤、浓度为50mg/kg的2,4-D溶液、蒸馏水、培养皿若干个、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要求与说明:真菌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实验思路:

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曲线图表示检测结果)

_________

(3)该实验还可以利用_________(仪器)测定溶液的浑浊度,来估算真菌的数量。

(4)该实验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请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不能过最施用2,4-D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如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框号选项

1

2

3

4

5

6

A

酶的特性

高效性

专一性

作用条件温和

适宜温度

适宜PH

B

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分裂间期

分裂期

C

稳态的调

剂机制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免疫调节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D

目的基因

的获取

PCR技术

人工合成

基因文库

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

组文库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能得出的结论是(

A.当分子自由扩散进细胞时,分子越小通透性越高

B.人工膜对CO2的通透性较H2O大,生物膜几乎无差异

C.在检测通透性时,需向体系中加入ATPATP水解酶

D.生物膜上有K+Na+Cl-通道,且他们的通透性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最新研究表明,下丘脑视前区(POA)和下丘脑背内侧(DMD)两个区域直接参与体温调节,两者分别富含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而且 POA DMD 有显著抑制作用,如图所示。

1)图中编号所示结构的功能是将刺激转换为_____(信号)。

2)在炎热环境下,POA 中热敏神经元兴奋。POA 神经元的兴奋经自主神经调节散热,其效应包括_____

3)图中编号是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两者之间的信息分子是_____

4)当兴奋传至肾上腺,后者分泌激素并作用于脂肪细胞上相应的_____,由此促进的某些代谢过程。

5)据图和所学知识,简述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路径:在寒冷环境中,________,使产热和散热平衡,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细胞内存在着多种靶向运输。图1表示细胞内不同膜性结构之间的物质运输,称之为囊泡运输,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图2表示某种靶蛋白在泛素(一种多肽)、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以及泛素连接酶E3作用下被送往细胞内一种被称为蛋白酶体的结构中进行降解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图的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则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最可能______________

2)图1中,如果锚定的受体膜是人体胰岛B细胞(可产生胰岛素)的细胞膜,则该囊泡最有可能来自于______________,货物招募最可能来自于_______________,货物最初合成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如果供体膜招募的货物是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则锚定的受体膜所在的结构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囊泡的“出芽”和“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

3)图2E1E2E3与蛋白酶体的化学本质一样,但所起的具体作用不同,从它们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原因是________,而它们的作用原理则是相同的,那就是都能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蛋白酶体只能将靶蛋白降解为短肽而泛素仍可重复使用,这是因为酶具有___________。某同学为了验证酶的这一特性,他选用了人的唾液淀粉酶、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碘液以及其他可能用到的器具来做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________,温度是_____________,必须保持在__________℃,否则温度过高会使酶的__________,而温度过低又会使酶的________。你觉得他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你的建议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下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抗农药马拉硫磷小菜蛾的羧酸酯酶(CarE)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在__________酶的催化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从而合成双链DNA,获得所需基因。

2)过程需要使用_________扩增目的基因,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引物、模板DNA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和___________

3CarE基因和表达载体用__________切割后,通过DNA连接酶连接,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4)过程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在基因工程中通常用什么方法?__________

ACa2+处理大肠杆菌 B.显微注射法

C.农杆菌转化法 D.基因枪法

5)过程可利用_____________(分子检测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6)以上过程中,____________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A.过程①和② B.构建重组表达载体

C.过程③ D.过程④

(二)下图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必需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使用棉花的体细胞为受体细胞,⑤表示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确定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检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5)目的基因(抗虫基因)是否能稳定遗传并表达,需进行检测和鉴定工作,请写出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