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大豆花叶病毒会严重降低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科研人员筛选出了 AB C 三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纯 合品系,并对抗性遗传进行研究。

1)用三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F1

F2

抗病

感病

抗病

感病

感病

12

0

116

42

感病

13

0

95

36

感病

9

0

99

34

据表分析,抗性性状均为_____性性状,三组杂交的 F2 均接近_____的分离比。

2)为探究不同抗性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图 1 所示杂交实验。

据实验一分析,品系 B 和品系 C 的抗性基因位于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F2 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抗病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

据实验二推测,从位置关系上看,品系 A 和品系 B 的抗性基因可能是_____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 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3)科研人员利用 S 序列(某染色体特定位置的标记物,不同品系中 S 序列长度不同)进一步确定 AB 两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关系。

用引物扩增 A 品系、感病品系及其相互杂交得到的 F1 F2 若干个体中的 S 序列,电泳结果如图 2 所示。

据图分析,推测 A 品系抗性基因与 S 序列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依据是_____

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低。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 A 品系抗性基因和 S 列、B 品系抗性基因和 S 序列之间的交换概率。若结果不同,则说明_____

【答案】 3:1 2 8 1/5 等位基因 当电泳结果出现 A 品系的 S 序列的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抗性,当电泳结果只出现感病植株的 S 序列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感病 AB 基因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不同的两个基因

【解析】

依据孟德尔分离定律可知,2个纯质亲本杂交,在F1代中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在F2代中的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接近3:1。由实验一知F1代自交后得到F2代的比例中抗病与感病是15:1,类似于9:3:3:1的比例,说明抗病与感病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对确定2个基因的位置关系,就要看电泳后出现的条带,是否出现扩增 A 品系和抗性条带。

(1)三个抗大豆花叶病毒的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可知,A×感病、B×感病、C×感病,F1代全部表现为抗病,所以抗病为显性性状;在F2代中抗病与感病比例中接近3:1。

(2)①由实验一知F1代自交后得到F2代的比例中抗病与感病是15:1,类似于9:3:3:1的比例,说明抗病与感病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株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组合16种,若以AABB表示抗病植株的基因型,aabb表示感病植株的基因型,依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可知,抗性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F1代杂合体中等位基因自由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F2代中有4种表现性,9种基因型,16种基因组合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5:1,故只要有A或 B基因的存在,植株表现为抗病,aabb是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所以抗病植株的基因型有8种;在F2代有16种基因型组合,只有AABB、aaBB、AAbb这三种是纯合体,在F2代中有15份个体是抗病的,所以纯合个体占3/15为1/5。

②依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可知, F2代杂合体中等位基因自由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品系 A 和品系 B 的抗性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或同一对染色体上不发生交叉互换的两个突变基因。

(3)①用引物扩增 A 品系、感病品系及其相互杂交得到的 F1 F2 若干个体中的 S 序列,通过电泳图谱分析可知,当电泳结果出现 A 品系的 S 序列的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抗性,当电泳结果只出现感病植株的 S 序列扩增结果时,植株为感病,故推测 A 品系抗性基因与 S 序列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近,发生交叉互换的概率越低,科研人员分别测定了 A 品系抗性基因和S序列、B品系抗性基因和S序列之间的交换概率,若结果不同,说明两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的基因间距离越远,故说明A、B 基因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不同的两个基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资料1:叶绿体一般呈椭球形,有窄面与宽面之分,如图所示。

1细胞内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能够运动,这种运动改变椭球形的方向。在弱光下,叶绿体以______面接受光照,原因是_______

2叶绿体中NADPH直接供氢的部位和二氧化碳固定的部位分别是_______

3下列关于叶绿体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分子含有镁元素

B.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相同

C.结合在类囊体膜上的各种色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NADPH

D.叶绿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类胡萝卜素分布在类囊体腔中

4资料2:光照强度、水分等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图表示光照强度对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据图可知,与B相比,A应种植在_______________条件下,AB两种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对光能利用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资料3:在暗反应中,CO2必须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这是CO2被固定的第一步,RuBP可循环使用,使光合作用不断进行;但O2也可与RuBP结合,生成三碳化合物和一个二碳化合物,此二碳化合物不参与光合作用。图为不同O2浓度下叶表面温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据图分析,该植物在25℃、适宜光照、1.5%21%O2浓度下,每小时单位叶面积积累的葡萄糖的差值是___mg。(相对分子质量:CO244,葡萄糖-180.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结合暗反应的过程,解释不同氧浓度下葡萄糖积累量产生差异的原因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有甲乙丙三个图,甲图示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丙图示性腺细胞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是 _________ 小时;据图甲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 B段无mRNA的合成

C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B.细胞板的出现和核膜核仁的再现

C.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3下列关于图乙丙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A.图乙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丙是卵细胞,则图乙是次级卵母细胞

4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肝细胞(2n8)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

A.8bB.4a 4b

C.4b4cD.b+c8个,但bc数目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的转化因子是 DNA 还是蛋白质,进行了下图所示的转化实验。对本实验作出 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通过酶解去除单一成分进行研究

B.甲、乙组培养基中只有 S 型菌落出现

C.蛋白酶处理结果显示提取物仍有转化活性

D.本实验结果表明 DNA 使 R 型菌发生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HIV主要攻击人的T细胞,是因为HIV能识别T细胞(如图甲)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如图乙)。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材料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HIV的遗传物质含有尿嘧啶

B.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可被免疫系统清除

C.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葡萄糖和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由小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为协助扩散

B. 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为主动运输

C. Na+由小肠腔进出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

D. Na+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需载体蛋白的协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核膜上核孔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核孔对物质透过的选择性可能与中央运输蛋白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影向到核内外的信息交流

C.核膜由内膜和外膜构成,其中共含有两层磷脂分子

D.中央运输蛋白是由附着于核内膜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⑤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C.①中蛋白质含量升高可导致③增多

D.图示体液中①③④⑤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人体内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__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人在饥饿(餐后4-5 h)时,图中过程________(填数字)将会加强,胰岛_______细胞分泌的______(激素)可以促进该过程。

(3)图中肝细胞细胞是人体安静状态下产热的主要细胞,当机体进入炎热环境后,汗腺分泌增加,______舒张。

(4)若以小白鼠为实验材料,欲用一种抗利尿激素合成抑制剂(生理盐水配制,需注射)研究抗利尿激素对机体产生C液的量的影响,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