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中图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度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暴力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试管内体积发生变化的气体是O2
(2)该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合成的ATP的是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过程比较复杂,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4)在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从密闭容器中吸收的CO2

分析 分析装置图和曲线图是本题解答的关键.图1装置中CO2缓冲液能够为叶片光合作用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因此装置中气体量变化为氧气量的变化.结合曲线图2,在光照强度为0时,由于只进行呼吸作用液滴向左移动;在光照强度为2.5千勒克斯时,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装置中液滴不动.

解答 解:(1)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试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恒定,因此试管中气体含量的变化就是氧气的变化.
(2)该叶片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能合成ATP,因此能合成的ATP的是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3)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4)在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因此叶肉细胞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来源为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和从密闭容器中吸收的CO2
故答案为:
(1)O2   
(2)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叶绿体  
(3)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4)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从密闭容器中吸收的CO2

点评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以测定光合作用速度为背景,着重考查了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分析实验装置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研究某种经济作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小组将其分为4组,分别用强度相同的4种可见光照射,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各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各组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得到各组叶片的CO2补偿点、CO2饱和点.数据如表.
组别光质
μmol•mol-1
CO2补偿点
μmol•mol-1
CO2饱和点
μmol•mol-1
最大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A白光78.31297.531.2
B红光83.11281.326.1
C黄光91.81174.920.4
D蓝光99.21334.633.4
(CO2补偿点指叶片吸收CO2的速率与释放CO2的速率相同时的外界环境中CO2浓度.CO2饱和点指叶片的光合速率不再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时的外界环境中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中吸收蓝紫色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吸收红光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质和二氧化碳浓度.
(3)环境CO2浓度为78.3?mol•mol-1时,A组叶片净光合速率是0?mol•m-2•S-1
(4)环境CO2浓度为1300?mol•mol-1时,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的是第A、B、C组作物,依据是1300μmol•mol-1的CO2浓度已经超过了A、B、C三组的CO2饱和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存在碱基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
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基因突变是可遗传的变异,但不一定会遗传给子代
D.染色体片段缺失可以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但一般不改变基因的结构,而且通常是不利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存在所有绿色植物细胞中
C.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两层膜都是平整光滑的
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水稻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实验结果,请回答:
(1)亲本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TtRr、另一亲本基因型为Ttrr.
(2)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有高杆感病、矮杆感病.
(3)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rac{1}{4}$.
(4)杂交后代中共有6种基因型,其中高秆感病植株占$\frac{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大豆植株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从照光开始,净光合速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直至为零,之后保持不变.在上述整个时间段内,玻璃容器内CO2浓度表现出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保持相对稳定状态B.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不变
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再升高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
B.该病原体分泌的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
C.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
D.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清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为$\frac{{N}_{2}}{{N}_{1}}$×100%,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蜣螂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中获取的能量为0.能量由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frac{{N}_{5}}{{N}_{2}}$×100%.(用N1-N6中的字母表示)由图可知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生长、发育和繁殖
(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初级消费者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填K或$\frac{K}{2}$)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0.
(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4)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小型肉食动物性食物比例由1:1调整为1:3,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1.69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致癌因子诱发细胞DNA发生改变可导致细胞癌变
B.组成蛋白质、糖原和淀粉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C.核糖体与酶、抗体、激素、神经递质的合成都有关
D.DNA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通过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