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为重要的化学反应,其部分过程如图1所示。科研人员将玉米叶肉细胞中的PEPC酶基因导入水稻后,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气孔导度及叶肉细胞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1)图l所示反应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该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是__

(2)如使图1磷酸甘油酸(C3)含量快速上升,可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_

①有光条件下,停止供给CO2 ②有光条件下,增加供给CO2③CO2不变条件下,从有光处移到暗处 ④CO2不变条件下,从暗处移到有光处

(3)要获得图3中的曲线,实验应设置的最佳条件组合是__

①外界环境CO2浓度保持不变 ②环境温度保持不变 ③空气湿度保持不变 ④光照强度保持不变 ⑤各取一株水稻植株 ⑥分别选用肥沃土壤和贫瘠土壤种植

(4)根据图2、图3,光照强度为10×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原种水稻,其主要原因是__;光照强度为14×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依然比原种水稻净光合速率高,推测在强光下PEPC酶催化固定CO2的能力__

(5)据题干和图3分析,当光照强度为b时,两种水稻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0,原因是__

【答案】)叶绿体基质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②③ ①②③ 气孔导度大,CO2供给充分 增强 小于 在光照强度为b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而非叶肉细胞只 进行呼吸作用(整株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解析】

1描述的是二氧化碳固定和还原的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图2中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均大于原种水稻。图3表明当原种水稻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时,转基因水稻还没有达到最大光合速率,即转基因水稻光饱和点更高。

1)由分析可知图1描述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应为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将光反应产物中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

2CO2C5结合形成C3C5在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和ATP的作用下生成有机物和C5,若要使C3的含量快速上升,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进C3的生成,也可以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降低光照强度,降低对C3的消耗速率,综上分析,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故选②③。

3)图3中自变量是光照强度和不同的水稻品种,因变量是光合速率,其它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均为无关变量,实验过程中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为了排除实验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应设置重复实验,即每组中水稻苗不能只有一棵,故①②③符合题意,④⑤⑥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③。

4)由图23中信息可知,当光照强度为10×102μmolm-2s-1时时,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大于原种水稻,使转基因水稻对二氧化碳吸收的更多,从而转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高于原种水稻;光照强度为14×102μmolm-2s-1时,转基因水稻依然比原种水稻净光合速率高,据此可推测,在强光下PEPC酶催化固定CO2的能力增强。

5)在光照强度为b,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为0,而非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此光照强度下,两种水稻体内有机物的净积累量小于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两种植物激素A、B共同作用于豌豆幼苗生长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激素A来说,a浓度一定大于b浓度

B. b浓度激素A和激素B的作用表现为相互拮抗

C. 激素A和激素B对果实的生理活动都会产生影响

D. 图中显示激素A和激素B的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 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O来自CO2和H2O

C. 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贮存于ATP中

D. 过程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联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家系图中肯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为某植物育种流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子代Ⅰ与原种保持相同的遗传稳定性

B. 子代Ⅱ和Ⅲ选育的原理为基因重组

C. 子代Ⅲ的选育过程一定要自交选育多代

D. 子代Ⅴ的选育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甲中a、b、c、d表示某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是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该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字母为细胞标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④过程属于细胞生命历程的__

(2)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填图甲中的字母编号)区细胞,该区域的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__。请按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排列图乙中细胞A、B、C、D的正确顺序:__

(3)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图乙中的D细胞,不能看到染色体往两极移动,其原因是__

(4)若下图E、F、G、H表示该植物个体花粉产生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a、b、c三种结构或物质的相对数量变化。根据a、b、c在不同时期的相对数量变化规律,判断a物质是__。E、F、G、H的细胞中肯定无同源染色体的是__。若E、F、G、H类型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四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完全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完全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切割产物(bp)

b酶再次切割产物(bp)

210014001000500

19002008006001000500

A. 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不相同

B. DNA分子中a酶能识别的碱基序列有3

C. 仅用b酶切割该DNA分子至少可得到三种DNA片段

D. 限制酶ab切出的DNA片段能相互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病因示意图。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①该病患者肝细胞中胆固醇水平很高

②患者的血脂水平不受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③该病的直接病因是患者肝细胞膜上的脂质受体有缺失

④该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了改变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长期高温和增施CO2(采用智能型二氧化碳发生器)对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某 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设置了四个组:常温(2025℃)、高温(3540 °C)),常温(2025 °C) )+ CO2(l 0001 500 μmol / L),高温(3540 °C)+ CO2 ( 10001 500 μmol /L)部分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基础上,欲利用所学知识测量高温下黄瓜总光合速率,方法为_____。单纯高温的净光合速率低于单纯常温,可能的原因是_____ .

(2)—个月之内,通过____组的对比,增施CO2可直接影响_______阶段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

(3)实验过程中发现,阴天无须额外增施CO2,原因是________

(4)据图分析,短期来看, _______条件下增施CO2效果更明显;长期来看,该条件下增施CO2后期净光合速率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