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49040  49048  49054  49058  49064  49066  49070  49076  49078  49084  49090  49094  49096  49100  49106  49108  49114  49118  49120  49124  49126  49130  49132  49134  49135  49136  49138  49139  49140  49142  49144  49148  49150  49154  49156  49160  49166  49168  49174  49178  49180  49184  49190  49196  49198  49204  49208  49210  49216  49220  49226  49234  170175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种群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

C.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D.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顶极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顶极群落的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B.只要没有外力干扰,顶极群落将永远保持原状

C.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

D.顶极群落中的植物比演替早期生长得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

C.图中食物网共有3条食物链

D.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总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

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左右

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下图表示一个高等植物细胞内的几个生理过程。请根据图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B、C、F分别代表物质            ,物质C从场所Ⅲ进入场所Ⅰ至少需要通过   层单位膜(或生物膜),该植物根部主要通过    方式吸收物质A。

(2)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B示踪,则此放射性最先出现在体内的[]    物质中。场所Ⅰ、Ⅱ、Ⅲ都有不同的酶催化其化学反应,在酶1~4中,人体细胞内不具有的酶包括   

(3)若用仪器测定,发现该植物的叶肉细胞既不吸入也不放出C,此时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已经肯定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五类。回答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对棉花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在图甲所示的棉花植株中,部位①的生长素浓度    部位②,而研究发现,部位①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部位②,且缺氧会严重阻碍这一过程,这说明生长素在棉花植株中的运输方式是   

(2)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可以促使棉纤维的发生和生长,使棉纤维既多又长。研究者比较了生长素类似物喷施前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含量,得到结果如下表,

据此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3)研究表明:干旱时棉叶内     的含量将增加,使气孔     ,减少水分蒸腾;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而    促进种子萌发,两者相互对抗,共同调节种子的萌发。

(4)为了延长棉花生长后期叶片的寿命,可向叶面喷施的植物激素是     ,收获后的水果也是使用该激素进行储存保鲜;而如果试图除去棉叶便于机械采收,可考虑使用植物激素脱落酸和    

(5)对于所有的物种,乙烯都能抑制其根、叶、花的生长和发育。     (对或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酒精发酵,甲同学认为是氧气自身抑制了酵母菌的厌氧呼吸,乙同学认为是需氧呼吸产生的某产物X抑制了酵母菌的厌氧呼吸。请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不能进行厌氧呼吸的原因。

供选的实验试剂和用品:酵母菌细胞(试剂1)、酵母菌破碎后经离心处理得到的只含有酵母菌细胞溶胶的上清液(试剂2)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试剂3)、X溶液、蒸馏水、橡皮管夹若干、其他常用器材和试剂。

提供如下实验装置:

取锥形瓶等连接成如上图所示的装置四套,依次编号为甲、乙、丙、丁。其中每套装置的a锥形瓶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0mL,c锥形瓶加入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10ml,b与d锥形瓶各加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1)请写出支持乙同学观点反对甲同学观点的假说:酵母菌厌氧呼吸         

(2)完成下列实验思路:

(3)结果预期及相应结论:

结果预期

相应结论

 

 

 

 

受X物质抑制,不受氧气抑制

   

既受X物质抑制,也受氧气抑制

 

 

 

 

   

不受X物质抑制,也不受氧气抑制

注:“+”: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不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始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野生玫瑰是二倍体,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基因为修饰基因,能淡化颜色的深度(BB比Bb淡化效果强)。现有一白花植株(P1)和一紫花植株(P2),以它们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B基因能淡化颜色深度的可能原因是: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会影响A基因的  ,从而使色素合成减少,花色变浅。A基因的上述过程中,首先与A基因启动部位相结合的酶是  ,整个过程中参与运输氨基酸的核糖核酸是 

(2)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野生玫瑰的花色遗传遵循    定律。F1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F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白花植株(P1)和紫花植株(P2)杂交得到F1的过程(要求写出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胞吐作用

B.呈球状结构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C.真核细胞均具有细胞核

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催化、识别及免疫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4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释放能量往往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 

B.能为碳反应提供能量的光反应产物不只有ATP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植物根尖细胞生成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细胞溶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