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设函数,其中的导函数.

1)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设,比较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1;(2 ,理由见解析.

【解析】

1)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再构造函数,利用导数求最值即可得解.

2)利用分析法可得要比较的大小,则只需比较的大小,再结合(1)可得,再不等式左右两边分别取值累加求和即可.

解:(1)由题意有

由已知恒成立,即恒成立.

,则

时,仅当时等号成立,

上单调递减,又上恒成立,

时,恒成立(仅当时等号成立).

时,对

上单调递增,

时,存在,使,故知不恒成立.

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是.

2)由题设知

要比较的大小,

则只需比较的大小.

在(1)中取,可得.

,则.

由累加法可得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上顶点为A,过点A与AF2垂直的直线交x轴负半轴于点Q,且0,若过 A,Q,F2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相切,过定点 M(0,2)的直线与椭圆C交于G,H两点(点G在点M,H之间).(Ⅰ)求椭圆C的方程;(Ⅱ)设直线的斜率,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0),使得以PG,PH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如果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Ⅲ)若实数满足,求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t为参数), C为参数)。

1)化CC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上的点P对应的参数为QC上的动点,求中点到直线

t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极坐标系中,曲线的方程为,以极点为原点,极轴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交于两点.

(1)写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普通方程;

(2)设点;若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现某大型企业为此建立了5套环境监测系统,并制定如下方案:每年企业的环境监测费用预算定为1200万元,日常全天候开启3套环境监测系统,若至少2套系统监测出排放超标,则立即检查污染源处理系统;若有且只有1套系统监测出排放超标,则立即同时启动另外2套系统进行1小时的监测,且后启动的这2套监测系统中只要有1套系统监测出排放超标,也立即检查污染源处理系统.设每个时间段(1小时为计量单位)被每套系统监测出排放超标的概率均为,且各个时间段每套系统监测出排放超标情况相互独立.

1)当时,求某个时间段需要检查污染源处理系统的概率;

2)若每套环境监测系统运行成本为300/小时(不启动则不产生运行费用),除运行费用外,所有的环境监测系统每年的维修和保养费用需要100万元.现以此方案实施,问该企业的环境监测费用是否会超过预算(全年按9000小时计算)?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已形成了全民自觉参与,造福百姓的良性循环.据此,某网站推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的调查,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参与调查者中关注此问题的约占80%.现从参与调查的人群中随机选出人,并将这人按年龄分组:第1,第2,第3,第4 ,第5,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 求的值

(2)现在要从年龄较小的第1,2,3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人,再从这人中随机抽取人进行问卷调查,求在第1组已被抽到人的前提下,第3组被抽到人的概率;

(3)若从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任意选出人,记关注“生态文明”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4sinθ+).

(1)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2)若直线l与曲线C交于MN两点,求△MON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生产的产品中分正品与次品,正品重100克,次品重110 克.现有5袋产品(每袋装有10个产品),已知其中有且只有一袋次品(10个产品均为次品),如果将5袋产品以1-5编号,第袋取出个产品(=12345),并将取出的产品一起用秤(可以称出物体重量的工具)称出其重量,若次品所在的袋子的编号是2,此时的重量=__________克;若次品所在袋子的编号是,此时的重量=___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数列满足:对任意,都有.

1)若,求的值;

2)若是等比数列,求的通项公式;

3)设,求证:若成等差数列,则也成等差数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