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甲所示,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匀速运动,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1)若获得纸带如图乙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已标在图上)。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段来计算AB碰后的共同速度(填“AB”“BC”“CD”“DE”)。

2)已测得小车A的质量,小车B的质量为,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碰后系统总动量为________kg·m/s。(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C DE 1.035 1.030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守恒

【解析】(1)A与B碰后粘在一起,速度减小,相等时间内的间隔减小,可知通过BC段来计算A的碰前速度,通过DE段计算A和B碰后的共同速度.
(2)A碰前的速度:

碰后共同速度:
碰前总动量:P1=m1v1=0.3×3.450=1.035kg.m/s
碰后的总动量:P2=(m1+m2)v2=0.5×2.060=1.030kg.m/s
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AB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是高中物理常用的力学实验装置,现用该装置完成测定木块运动加速度a

1)图中的实验照片中是否有实验错误、不合理或不必要之处?若存在问题,请指明问题所在_______

 

照片A(电键一侧连蓄电池) 照片B 木块释放位置

2)如图所示为从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认为最能反映木块匀变速运动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得x1=3.20 cmx2=4.52 cm x5=8.42 cmx6=9.70 cm,则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下列哪些措施能有助于减小实验的误差_________

A.选用输出电压稳定性更佳的稳恒电源

B.选用输出电压变化周期更稳定的交流电源

C.调节滑轮高度,使拉线与长木板平行

D.实验中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远小于木块的质量M

E.实验前先平衡滑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山区村民用斧头劈柴的剖面图,图中BC边为斧头背,AB、AC边是斧头的刃面.要使斧头更容易劈开木柴,则(  )

A.BC边短一些,AB边也短一些
B.BC边长一些,AB边短一些
C.BC边短一些,AB边长一些
D.BC边长一些,AB边也长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时,得到如图一段纸带,测得AB=765cm,BC=917cm,已知交流电频率是50Hz,则

1哪端与重物相连? 填左端或右端

2打B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具体的操作和相应的数据记录如下:

A.接通电磁铁的电源(图中未画出),让小铁球吸在开始端;

B.用游标卡尺测出小铁球的直径为d=10.0 mm;

C.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为L=82 cm;

D.电磁铁断电时,小铁球自由下落。

(1)在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内,计时装置记下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t=2.50×10-3s,由此可得小铁球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公式为v=_________(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2)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为g=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___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倾角=37的平直滑道上,一名质量75 kg的滑雪运动员由静止开始向下滑行.运动员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运动员与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今测得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沿滑道下滑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的OA直线是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速度图线末段BC平行于时间轴.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10m/s2.求:

1时刻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2)动摩擦因数和比例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均带负电荷
B.M在b点的速度小于它在a点的速度
C.N在c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e点的电势能
D.N在从e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相邻且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平行、大小分别为B和2B.一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从磁场分界线MN上某处射入磁场区域Ⅰ,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且与分界线MN成60°角,经过t1时间后粒子进入到磁场区域Ⅱ,又经过t2时间后回到区域Ⅰ,设粒子在区域Ⅰ、Ⅱ中的角速度分别为ω1、ω2 , 则(  )

A.ω1:ω2=1:1
B.ω1:ω2=2:1
C.t1:t2=1:1
D.t1:t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r的圆轨道1运动.经P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气使其变轨,2、3是与轨道1相切于P点的可能轨道.则飞行器(  )

A. 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长

B. 变轨后将沿轨道3运动

C. 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D. 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P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