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图10-1-2是以质点P为波源的机械波沿着一条固定的轻绳传播到质点Q的波形图,则质点P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

A.向上                                                                   B.向下

C.向左                                                                   D.向右

解析:由于是波源带动了后面的质点依次振动,且后面的质点总是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状态,所以介质中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与波源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同.此时波刚传播至Q点,Q点此时的振动状态即与波源P开始振动时的状态相同.由波的传播特点可知Q点此时是向上运动的,所以波源P点刚开始振动时的方向也为向上.正确选项为A.

答案: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某同学在做测定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过程中,测滑动摩擦力时,他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钩住木块,用力使木板在水平面上运动,如图乙所示.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均为2.00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回答一个理由即可)
图乙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图乙中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做相对运动,更容易控制拉动的速度,使示数更稳定,测量更准确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砝码个数 0 1 2 3 4
砝码对木块
的压力/N
0 2.00 4.00 6.00 8.00
测力计示
数/N
1.50 2.00 2.50 2.95 3.50
木块受到的
摩擦力/N
1.50 2.00 2.50 2.95 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标).由图象可知,重为
6.00
6.00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
0.25

Ⅱ.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由静止释放后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前已经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且选定滑块从静止开始运动的过程进行测量.

(1)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窄遮光条的宽度d=
0.48
0.48
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2×10-2s,则在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滑块的瞬间速度为
0.40
0.40
m/s.
(2)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钩码的质量为m,滑块的质量为M,在本实验中还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
B
B

A.光电门到导轨左端定滑轮的距离x
B.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s
C.气垫导轨的总长L
(3)本实验通过比较
mgs
mgs
1
2
(m+M)(
d
△t
)2
是否相等(用直接测出的物理量符号写出表达式,重力加速度为g)说明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4)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该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其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
A
A

A.绳的质量要轻,滑轮的质量要轻
B.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越长越好
C.钩码的质量m越小越好
(5)你还有其他好的建议是
摩擦力做功对实验有影响,减小摩擦力能提供精确度.
摩擦力做功对实验有影响,减小摩擦力能提供精确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按正确操作方法测出的数据如下表。其中,他选择的轻质弹簧的原长是10 cm,实验中弹簧的伸长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 

弹簧所受拉力F/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弹簧的总长度l/cm

11.01

12.01

12.99

14.00

15.01

16.00

16.99

(1)若以拉力F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x为横坐标,请你在右图中描点并作出该弹簧的Fx图线。

(2)若以x为自变量,且F的单位用N表示,x的单位用m表示,则上述图线所代表的函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22所示,M、N是水平放置的很长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有垂直于纸面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25T,两板间距d=0.4m,在M、N板间右侧部分有两根无阻导线P、Q与阻值为0.3的电阻相连。已知MP和QN间距离相等且等于PQ间距离的一半,一根总电阻为r=0.2均匀金属棒ab在右侧部分紧贴M、N和P、Q无摩擦滑动,忽略一切接触电阻。现有重力不计的带正电荷q=1.6×109C的轻质小球以v0=7m/s的水平初速度射入两板间恰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1)M、N间的电势差应为多少?

   (2)若ab棒匀速运动,则其运动速度大小等于多少?方向如何?

   (3)维持棒匀速运动的外力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4分)

 

(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k是一个对所有行星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k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

(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3.84×108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36×106S,试计算地球的质M。(G=6.67×10-11Nm2/kg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因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于是轨道的半长轴a即为轨道半径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①

    于是有                           ②

即                                ③

(2)在月地系统中,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由②式可得

                                ④

解得     M=6×1024kg                         ⑤

M=5×1024kg也算对)

23.【题文】(16分)

     如图所示,在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R的半圆形区域内,有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一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O点沿y轴正方向以某一速度射入,带电粒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经t0时间从P点射出。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2)若仅撤去磁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经时间恰从半圆形区域的边界射出。求粒子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3)若仅撤去电场,带电粒子仍从O点射入,且速度为原来的4倍,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江苏省灌南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题型:计算题

长度为L=0.50 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 kg的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v=2.0 m/s,g取10 m/s2,不计所有阻力,求:
(1)小球在最高点时对杆的作用力大小及方向?
(2)小球在最低点时对杆的作用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