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广东沿海附近江河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的离子浓度增高,电阻率变小,水质受到影响。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在一根均匀长玻璃管两端分别装上橡胶塞和铂电极,如图(1)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 m,管内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用如图(2)所示的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3)所示。

为测管内河水电阻供选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为30 kΩ

电压表V2:量程3 V,内阻为10 kΩ

电流表A1:量程为0.6 A,内阻为0.6 Ω

电流表A2:量程为150 mA,内阻为10 Ω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 Ω,额定电流足够大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1 kΩ,额定电流足够大

电源E1:电动势15 V,内阻6 Ω

电源E2:电动势3 V,内阻2 Ω

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选用以上部分器材测出了9组数据,并在坐标系中标出,如图(4)所示。

(1)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将图(2)游标卡尺A、B、C三部分中的_______________部分与玻璃管内壁接触(填代号),玻璃管内径d=_______________mm。

(2)实验时,所选的电压表为_______________(填“V1”或“V2”),所选的电流表为(填“A1”或“A2”),所选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所选的电源为_______________(填“E1”或“E2”).

(3)画出该实验的原理图。

(4)水的电阻ρ= Ω·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A 6.70

(2)V1 A2 甲 E1

(3)如右图

(4)0.011

解析:①测玻璃管内径应选用A部分,d=6 mm+35×0.02 mm=6.70 mm。

②由于海水较金属导体的导电性能差,为使电路中电流较大,便于测量,电源应选用电动势较大的E1,电压表应选用V1,由于测量电路电流较小,电流表应选用A2。由于本实验测量范围较大且电压从零开始调节,应选用分压电路,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阻值较小的甲,以便于调节。

③由U-I图象可判断管内河水电阻属小电阻,应采用外接法,主电路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上图所示。

④用直线连接U-I图象中各测量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则直线斜率表示管内河水电阻大小R,再利用R=ρ计算ρ的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5?杭州一模)阅读以下材料:
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广东沿海附近江河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所谓“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的离子浓度增高,水质受到影响.
为了研究咸潮出现的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他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装上两个橡胶塞和铂电极,如图(1)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他用如图(2)的游标卡尺(图为卡尺的北面)测量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3)所示.
他还选用了以下仪器:量程15V、内阻300kΩ的电压表,量程300μA、内阻50Ω的电流表,最大阻值1KΩ的滑动变阻器,电动势E=12V、内阻r=6Ω的电池组,开关等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如图(4)坐标中包括坐标为(0,0)的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1)测量玻璃管的内径时,应将图(2)中的游标尺中的A、B、C三部分中的
A
A
与玻璃管内壁接触(填代号).
(2)玻璃管的内径d=
8.00
8.00
mm.
(3)求水的电阻率ρ为多大?(要求写推导和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图(5)中的仪器实物部分已连线,将其他部分连接成能测出图(4)数据的实物连接图.
(5)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滑到
A
A
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日照一模)(1)某同学在研究“对不同物体做相同功情况下,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时,提出了以下四种猜想:
A.m∞υ
B.m∞
1
υ

C.m∞υ2
D.m∞
1
υ2

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该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固定在长木板一端,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块上,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用连接纸带的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选取点迹均匀的一部分纸带,计算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υ1,测出小车的质量m1;然后在小车上加砝码,再次压缩弹簧至木板虚线处由静止释放小车,计算出小车和砝码匀速运动的速度υ2,测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2:再在小车上加砝码,重复以上操作,分别测出υ3、m3….

①每次实验中,都将小车压缩弹簧至长木板的虚线处由静止释放,目的是
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弹簧对小车做功相同)
小车获得相同的动能(弹簧对小车做功相同)
;若要消除每次实验中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垫高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使小车连同纸带一起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平衡摩擦力)
垫高木板固定打点计时器的一端,使小车连同纸带一起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平衡摩擦力)

②某次实验采集的五组数据如表:由表格数据直观判断,明显不正确的两个猜想是A、B、C、D中的
AC
AC
;若对某个猜想进行数据处理并作图,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则图中的横坐标应是
1
v2
1
v2

m/kg 0.10 0.20 0.30 0.40 0.50
v/(m?s-1 1.000 0.707 0.577 0.500 0..447
(2)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广东沿海附近江河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中的离子浓度增高,电阻率变小,水质受到影响.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在一根均匀长度玻璃管两端分别装上橡胶塞和铂电极,如图3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管内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
为测管内河水电阻供选器材有:
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30kΩ
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10kΩ
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5Ω
电流表A2:量程150mA,内阻约10Ω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值为10Ω,额定电流足够大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值为1kΩ,额定电流足够大
电源E1:电动势15V,内阻6Ω
电源E2:电动势3V,内阻2Ω
开关、导线若干.
该同学选用以上部分器材测出了9组数据,并在坐标系中标出,如图5所示.
①据图(2)读出玻璃管的内径d=
6.70
6.70
mm.
②实验时,所选用的电压表为
V1
V1
(填“V1”或“V2”),所选用的电流表为
A2
A2
(填“A1”或“A2”),所选的滑动变阻器为
(填“甲”或“乙”),所选的电源为
E1
E1
(填“E1”或“E2”).
③在答题卡的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的原理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8分)

(1)如图所示,abcd为单匝矩形线圈,边长ab=10cm,bc=20cm。该线圈的一半位于具有理想边界、磁感应强度为0.1T、宽为20cm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若线圈绕通过ab边的轴以100p rad/s的角速度匀速旋转,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大小为___________V。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I)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II)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3)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广东沿海附近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所谓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高,水质受到影响,为了研究咸潮出现的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它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装上两个橡胶塞和铂电极,如下图(1)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他用如下图(2)的游标卡尺(图为卡尺的背面)测量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下图(3)所示。

他还选用了以下仪器:量程15V、内阻300kΩ的电压表,量程300μA、内阻50Ω的电

流表,最大阻值为1kΩ的滑动变阻器,电动势E=12V、内阻r=6Ω的电池组,开关等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下图(4)坐标中包括坐标为(0,0)的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a)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将上图(2)中的游标卡尺的A、B、C三部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与玻璃管内壁接触(填代号);

(b)玻璃管的内径d=___________mm;

(c)图(4)中的9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

                                                                     

                                                                     

(d)上图(5)中的实物仪器部分已连线,将其他部分连接成能测出上图(4)数据的实物连接图;

(e)开头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滑至___________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天津市高三4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18分)

(1)如图所示,abcd为单匝矩形线圈,边长ab=10cm,bc=20cm。该线圈的一半位于具有理想边界、磁感应强度为0.1T、宽为20cm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若线圈绕通过ab边的轴以100p rad/s的角速度匀速旋转,当线圈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的瞬时感应电动势大小为___________V。

(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I)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

                                             

                                             

(II)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         

(3)冬、春季节降水量少,广东沿海附近水位较低,涨潮时海水倒灌出现所谓咸潮现象,使沿海地区的城市自来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高,水质受到影响,为了研究咸潮出现的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监测河水电阻率的实验。它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装上两个橡胶塞和铂电极,如下图(1)所示,两电极相距L=0.314m,其间充满待测的河水。安装前他用如下图(2)的游标卡尺(图为卡尺的背面)测量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下图(3)所示。

他还选用了以下仪器:量程15V、内阻300kΩ的电压表,量程300μA、内阻50Ω的电

流表,最大阻值为1kΩ的滑动变阻器,电动势E=12V、内阻r=6Ω的电池组,开关等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下图(4)坐标中包括坐标为(0,0)的点在内的9个点表示他测得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a)测量玻璃管内径时,应将上图(2)中的游标卡尺的A、B、C三部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与玻璃管内壁接触(填代号);

(b)玻璃管的内径d=___________mm;

(c)图(4)中的9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9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写出根据此图求R值的步骤:

                                                                     

                                                                     

(d)上图(5)中的实物仪器部分已连线,将其他部分连接成能测出上图(4)数据的实物连接图;

(e)开头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先滑至___________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