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若将弹簧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挂上钩码,得到如图所示的弹簧的弹簧力F与其长度x的关系变化图象.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50N/m.当甲、乙两人同时用6N的力由两端反向拉时,这时弹簧长度变为14cm.

分析 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根据胡克定律F=k△x求解劲度系数,根据F=kx求得弹簧的伸长量,即可求得弹簧的长度

解答 解:弹簧处于原长时,弹力为零,故原长为10cm;弹簧弹力为30N时,弹簧的长度为30cm,伸长量为△x=30cm-10cm=20cm=0.2m;
根据胡克定律F=k△x,有:k=$\frac{F}{△x}=\frac{30}{0.2}N/m=150N/m$.
施加6N拉力时根据F=k△x可知$△x′=\frac{F}{k}=\frac{6}{150}m=0.04m=4cm$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l0+△x′=10+4cm=14cm
故答案为:150,14.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然后根据胡克定律F=k△x并结合图象列式求解,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108km/h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80m处一辆卡车正以72km/h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加速度大小都是10m/s2,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t.试问△t是何数值,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速度小于经过B的速度
B.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
C.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
D.在轨道Ⅱ上经过A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的加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a、b、c、d为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O点为d点在底面上的投影,在a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b点放置一个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  )
A.c、d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B.沿cd连线移动一带+q电量的点电荷,电场力始终不做功
C.Od连线上各点的电势相同
D.将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由d点经c点最后到a、b连线的中点,电势能减少量为负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M(含车中的钩码)不变,用在绳的下端挂的钩码总重力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时绳的下端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2)图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增加绳的下端挂的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F,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数据,画出a-F图线后,发现当F较大时,图线发生了如图丙所示的弯曲.该同学经过思考后将实验方案改变为:将小车中的钩码挂在绳的下端来增加钩码的个数和外力.那么关于该同学的修正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写选项字母)
A.可以避免a-F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
B.要避免a-F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条件是M≥m
C.画出的a-F图线的斜率为$\frac{1}{M}$
D.画出的a-F图线的斜率为$\frac{1}{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内阻不计,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向下滑动时,A、B两灯亮度的变化情况为(  )
A.A灯和B灯都变亮B.A灯、B灯都变暗C.A灯不变,B灯变暗D.A灯变暗,B灯变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在如图所示的恒定电路中,三个电压表和一个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闭合开关S,则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U和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U1、电压表V2的示数变化量的大小△U2的关系为△U=△U1+△U2
B.电源的总功率减小,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增大
C.此过程中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U2和电流表示数变化量△I的比值不变
D.此过程中电压表V1示数U1和电流表示数I的比值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②该同学为平衡摩擦力,适当增大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木板与桌面的夹角,直至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后,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0.100m/s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v3=0.365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在图电路中,电源由6个电动势为1.5V、内电阻为0.1Ω的电池串联而成,R1为4.4Ω,R2为6Ω,变阻器R3开始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2Ω,R2的额定功率为3W.问:
(1)此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大;
(2)为确保R2消耗的实际功率不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