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可以测定定值电阻R0(约5Ω)的阻值、电源电动势E及内电阻r的值,利用实验测出的数据作出U-I图线如图(乙)所示.
(1)图线a的电压是由
V2
V2
电压表测得的; 图线b的电压是由
V1
V1
电压表测得的(选填“V1”或“V2”);
(2)要使实验中测量定值电阻的R0的误差尽可能小,对电流表A的内电阻大小的要求是
C
C
;(选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选小一点    B.尽可能选大一点    C.无要求
(3)要使实验中所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电阻r的误差尽可能小,对电压表V1的内电阻大小的要求是
B
B
;(选填字母代号)
A.尽可能选小一点    B.尽可能选大一点    C.无要求.
分析:定值电阻的U-I图线是正比图线,电源的U-I图线是向下倾斜的图线;
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主要来自电压表的分流和电流表的分压.
实验中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误差来自于电压表V2的分流.
解答:解:(1)图线a是定值电阻的U-I图线,所以电压表应该是V2.图线b测量的是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所以电压表应该是V1
(2)实验中测量定值电阻R0的误差主要来自电压表的分流,所以电压表尽可能选大一点,而电流表无要求.所以C选项正确;
故选C.
(3)实验中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误差来自于电压表V1的分流.对电压表V1的内电阻大小的要求是尽可能选大一点,减小分流,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V2  V1(2)C   (3)B
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定值电阻的U-I图象和电源电动势的U-I图象的物理意义和区别.知道实验的误差的来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崇明县二模)有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在三段绳上分别挂上三组钩码,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回答下列问题:
(1)(多选题)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达到平衡的是
BC
BC

A.钩码的个数N1=N2=2,N3=4
B.钩码的个数N1=N2=N3=4
C.钩码的个数N1=2,N3=3,N2=4
D.钩码的个数N1=1,N2=3,N3=5
(2)(多选)达到平衡后,需要记录的是
AC
AC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记下各组钩码的个数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该学生根据测量数据在白纸上画出了图(乙)所示的五个力,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则
A
A

A.Fd是Fc的平衡力
B.Fa、Fb的合力是Fc
C.Fe、Fd大小一定相等
D.Fe和Fd不重合,说明实验失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①在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其步骤如下:取下细线和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
直到轻推小车,使小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直到轻推小车,使小车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图乙是小华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s3+s4)-(s1+s2)
100
f
2
(s3+s4)-(s1+s2)
100
f
2
; 若S1=2.02cm,S2=4.00cm,S3=6.01cm,则B点的速度为:VB=
0.301
0.301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在平衡好摩擦力的情况下,探究小车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中,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a-
1
M
图线.从a-
1
M
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
0.3
0.3
N(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
M
 a/m?s2
4.0 1.2
3.6 1.1
2.0 0.6
1.4 0.4
1.0 0.3
④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在探究a-F的关系中,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从而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F1,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1的关系.下列图象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最符合实际的是:
C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数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在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用电器Z的导电规律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分压电路测得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U(V)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用电器件Z可能由
半导体
半导体
材料组成?
(2)把用电器件Z接入如图(乙)所示电路中,电流表读数为1.8A,电池的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则电阻R的电功率为
3.24
3.24
W
(3)根据表中的数据找出该用电器件Z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规律是I=KUn,则式中n=
2
2
,K=
1.25
1.25
,K的单位是
A/V2
A/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影响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课题研究组在研究某种导电材料Z的导电规律时,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分压电路测得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表所示:
U/V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Z可能是什么材料?
(2)把Z接人图(乙)电路中,电流表的读数为1.80A,电池的电动势为3V,电池内阻不计,试求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通过Z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规律是I=kUn,试求n和k的数值,并写出k的单位.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滑块做直线运动的快慢问题.滑块上的左右端各有一个完全一样的遮光板.若光线被遮光板遮挡,光电传感器会输出高电压.滑块在细线的牵引下向左做直线运动,遮光板1、2分别经过光电传感器时,通过计算机可以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接通气源并轻推滑块.若气垫导轨处于水平状态,则图乙中的t1、t2、t3、t4应满足
t4-t3=t2-t1
t4-t3=t2-t1
 关系.
(2)如图(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板的宽度d=
10.75
10.75
mm. 挂上钩码后,将滑块由如图(甲)所示位置释放,通过光电传感器和计算机得到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t1、t2、t3、t4和d已知,则遮光板1在经过光电传感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d
t2-t1
d
t2-t1
.(用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