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①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测出铁块A的质量为lkg,金属板B的质量为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已放大),则A、B问的动摩擦因数μ=    .(g取10m/s)
②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此可知水平力F=    N.

(2)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量一电阻丝的电阻Rx:电源E,适当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置R电阻箱Rp,开关S1、S2,导线若干.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
实验步骤:先让S1闭合,S2断开,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I1、U1;再保持R和Rp阻值不变,闭合S2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I2、U2
①请按电路图在实物图(b)-E连线(要求闭台S1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处于正确的位置);
②写出被测电阻Rx=    (用电表的示数表示);
③此实验中因电流表有内阻,电压表内阻不是无限大,则被测电阻的阻值    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用图(a)电路,    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填“不能”或“能”).
【答案】分析:(1)当稳定时,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弹力,据此列方程可以正确解答;
(2)根据逐差法求出B的加速度大小,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gμ=mBa,可以求出其拉力大小;
(3)该实验中,有效的克服了由于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的误差,根据第一次测量读数可以计算出Rp电压表并联的阻值为,根据第二读数可以求出Rp、电压表、Rx的并联值为,由此根据并联电路知识可以求出R的电阻Rx以及电压表的内阻大小.
解答:解:(1)①弹簧秤的读数为F=2.50N,根据二力平衡知识有:F=mA
由此可解得:μ=0.25.
故答案为:0.25.
②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
     ①
      ②
       ③
     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
带入数据解得:a=2.00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gμ=mBa,由此解得为F=3.5N
故答案为:3.5.
(2)①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
②根据第一次测量读数可以计算出Rp电压表并联的阻值为:
   ①
根据第二读数可以求出Rp、电压表、Rx的并联值为:
    ②
根据并联电路特点为: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Rx=
③该实验中,有效的克服了由于电压表的分流造成的系统误差,因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等于真实值.
④根据电路的并联知识同理可以求出电压表的内阻.
故答案为:①见上图;②;③等于;④能.
点评:无论是电学实验还是力学实验,明确实验原理都是解答实验问题的关键,同时要熟练应用所学基础物理知识解答实验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 与长金属板B 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kg,金属板B 的质量m'=0.5kg,用水平力F 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放大的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则A、B 间的摩擦力f=
2.50
2.50
 N,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5
0.25
.(取g=10m/s 2

(2)弹簧的形变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x图线,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00N/m
200N/m
,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弹簧自重使弹簧伸长
弹簧自重使弹簧伸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1kg,金属板B的质量m′=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稳定时如图甲所示(已放大),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5
0.25
.(g=10m/s2
(2)该同学还设计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几个连续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0.1s,由此可知水平力F=
3.5
3.5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①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铁块A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测出铁块A的质量为lkg,金属板B的质量为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已放大),则A、B问的动摩擦因数μ=
0.25
0.25
.(g取10m/s)
②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由此可知水平力F=
3.5
3.5
N.

(2)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量一电阻丝的电阻Rx:电源E,适当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置R电阻箱Rp,开关S1、S2,导线若干.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
实验步骤:先让S1闭合,S2断开,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I1、U1;再保持R和Rp阻值不变,闭合S2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I2、U2
①请按电路图在实物图(b)-E连线(要求闭台S1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处于正确的位置);
②写出被测电阻Rx=
U1U2
U1I2-U21
U1U2
U1I2-U21
(用电表的示数表示);
③此实验中因电流表有内阻,电压表内阻不是无限大,则被测电阻的阻值
等于
等于
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④用图(a)电路,
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填“不能”或“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8分)

(1)①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铁块A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测出铁块A的质量为1kg,金属板B的质量为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已放大),则A、B间的摩擦因数                          (g取10m/s2

②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几个连续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0.1s,由此可知水平里F=       N

(2)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量一电阻丝的电阻Rx :电源E,适当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p,开关S1、S2,导线若干。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

实验步骤:先闭合S1,断开S2,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l1、U1;在保持R和Rp阻值不变,闭合S2,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l2、U2

①请按电路图在实物图(b)上连线(要求闭合S1前,华东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处于正确的位置);

②写出被测电阻RX                     (用电表的示数表示)

③此实验中因电流表有内阻,电压表内阻不是无限大,被测电阻的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小于”)

④用图(a)电路、            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填“不能”“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0年广西柳州二中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题型:实验题

(18分)

(1)①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的铁块A于长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测出铁块A的质量为1kg,金属板B的质量为0.5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稳定时弹簧秤示数如图所示(已放大),则A、B间的摩擦因数                           (g取10m/s2

②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测量后的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几个连续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0.1s,由此可知水平里F=        N

(2)某同学用下列器材测量一电阻丝的电阻Rx :电源E,适当量程的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p,开关S1、S2,导线若干。他设计的电路图如图(a)所示

实验步骤:先闭合S1,断开S2,调节R和RP,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合理,记下两表示数为l1、U1;在保持R和Rp阻值不变,闭合S2,记下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l2、U2

①请按电路图在实物图(b)上连线(要求闭合S1前,华东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处于正确的位置);

②写出被测电阻RX                      (用电表的示数表示)

③此实验中因电流表有内阻,电压表内阻不是无限大,被测电阻的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小于”)

④用图(a)电路、             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填“不能”“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