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一带电粒子射入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电场中,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abc所示,图中虚线为同心圆弧,表示电场的等势面,不计粒子的重力,可以判断出此带电粒子(  )
A.一直受到静电斥力作用B.在a点和在c点的速度相同
C.在b点的速度大于在a点的速度D.在b点的电势能大于在a点电势能

分析 从粒子运动轨迹看出,轨迹向左弯曲,可知带电粒子受到了向左的力(排斥力)作用,从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可判断电势能的大小和速度大小.a、c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由动能定理分析粒子在a、a两点的动能大小关系.

解答 解:A、如图所示,粒子的轨迹向左弯曲,则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向左,可知带电粒子受到了排斥力作用.故A正确.
B、a、c两点处于同一等势面上,从a到c,电场力为零,则由动能定理可知a、c两点动能相等,速度的方向不相同.故B错误.
C、从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可知电势能增大,动能减小,粒子在b点的速度一定小于在a点的速度,即Vb<Va,故C错误.
D:从b到a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可知电势能减小,粒子在b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a点的电势能,即有EPb>EPa,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是轨迹问题,首先要根据弯曲的方向判断出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确定是排斥力还是吸引力.由动能定理分析动能和电势能的变化是常用的思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设风对雨滴持续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雨滴下落时间与雨滴质量有关,雨滴质量越大,下落时间将越短
B.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有关,风速越大,下落时间越短
C.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速度越小
D.同一雨滴风速越大,着地时速度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经过抛出点,设向上为正,则这段时间内动量的改变量为(  )
A.0B.mvC.2 mvD.-2 m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为两块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的相同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1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点),放于木板2的最右端,木板3沿光滑水平桌面运动并与叠放在下面的木板2发生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如果要求碰后木块1停留在木板3的正中央,木板3碰撞前的初速度v0为多大?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10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小球经过1s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小球的位移和落地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为一列简谐波在t1=0时刻的图象.此时波中质点M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且在t2=0.55s 时质点M恰好第3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求:
(1)波长λ、周期T和波速v
(2)从t1=0至t3=1.2s,波中质点N走过的路程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同学利用图①所示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在坐标纸上描出了小球水平抛出后的运动轨迹,但不慎将画有轨迹图线的坐标纸丢失了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②所示.图②中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每小格的长度均代表0.10m,P1、P2和P3是轨迹图线上的3个点,P1、P2和P3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完成下列填空:(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设P1、P2和P3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和x3,纵坐标分别为y1、y2和y3,从图②中可读出|y1-y2|=0.60m,|y1-y3|=1.60m,|x1-x2|=0.60m(保留两位小数).
(2)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求出小球从P1运动到P2所用的时间为0.2s,小球抛出后的水平速度为3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有以下想法,正确的是(  )
A.拉橡皮条的细绳OB、OC长度必须相等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两个拉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改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仍需要把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碗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和B(可视为质点),之间用一长为$\sqrt{2}$R的轻杆相连.开始时将A提至碗边缘处,B恰好在碗底内表面最低处,现将A、B由静止释放,则(  )
A.在A、B运动的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
B.A球下降,B球上升,B球可上升至碗另一侧边缘处
C.A球下降,B球上升,B球可上升的最高点与碗边缘的高度差为$\frac{3}{5}$R
D.在A下降过程中,A、B间轻杆一直对A做负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