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⑴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流时,红表笔和黑表笔相比,         表笔电势高。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红表笔和黑表笔相比,        表笔电势高。
⑵用多用电表正确测量了一个6KΩ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阻值大概是50Ω左右的电阻。在用红表笔、黑表笔接触这个电阻之前, 以下哪些操作步骤是必须的,请选择其中有用的,按操作步骤顺序写出:          

A.调节调零旋钮使表针指着欧姆零点
B.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Ω”位置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Ω”位置
D.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调零螺丝,是表针指零
E.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⑴ 红、黑;⑵ CEA

解析试题分析:⑴在使用多用电表时应使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所以当使用多用电表测电流时,红表笔与电源正极相连,电势高;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电表内部有电源,所以黑表笔与电表内部电源正极相连,所以黑表笔电势高;⑵待测电阻50Ω较小,所以应换小赔率“×10Ω”位置,改换赔率后接着进行欧姆调零,然后测量,所以按操作步骤顺序CEA
考点:本题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意在考查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⑴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①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②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③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④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
⑤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
⑵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
①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
②进行⑴中的各项测量。
③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
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
A.方案正确可行。
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
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
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如图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0、1、2、3、4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且时间间隔为T。现测得:,,,

(1)通过纸带计算第3个计数点的速度=_______m/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请写出小车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a=_______,(用及T表示)
计算可得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用手拉动纸带通过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旁边附着一把毫米刻度尺,电磁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纸带上点的排列情况可判定,手拉动纸带的运动是________(填“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直线运动”),由A到C这段距离为____________cm,手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分)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如图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可求出加速度。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
(2)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题卡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答:       
(3)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                
(4)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加速度为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应进行的步骤是:

A.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0,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线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B.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
C.作出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
D.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E.在桌上平放一块方木块,在方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用两根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F.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

(1)将上述各步骤,按合理操作顺序列出           (用字母代)
(2)在实验中,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P为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线的结点,用F1和F2两个力或用一个力拉橡皮条的结点都要到达O点,这是为了           ,这体现了           的物理思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作为一个计数点(中间4个打点未画出),计数点分别为A、B、C、D、E,该同学已求出各计数点速度,其数值见下表。

计数点
A
B
C
D
E
速度/(m·s-1
0.50
0.71
0.91
1.10
1.29


(1)若以O点为计时起点,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v-t图线;
(2)由所作图象求出:
①计数点O对应的速度大小     m/s;
②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各连接点。为了检测小灯泡、开关以及3根导线:

①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填“电压”“电流”“欧姆”)挡,进行检查;
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填“电压”“电流”“欧姆”)挡,进行检查;
③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3、4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图中所示器材为某同学测绘额定电压为2.5 V的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

(1)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
(2)开关S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________.(选填“A端”、“B端”或“AB中间”)
(3)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U/V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I/A
0.10
0.16
0.20
0.23
0.25
0.26
0.27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小灯泡的I-U特性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