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用两个基本的物理量的“比”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最本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的是(  )
A.电流I=$\frac{U}{R}$B.电场强度E=k$\frac{Q}{{r}^{2}}$C.导体的电阻R=ρ$\frac{l}{s}$D.电势φ=$\frac{W}{q}$

分析 所谓比值法定义,就是用两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定义的基本特点是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属性,与参与定义的物理量无关.由此分析即可.

解答 解:A、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因此电流I=$\frac{U}{R}$不是比值法定义,故A错误.
B、E与Q成正比,与r的平方成反比,因此电场强度E=k$\frac{Q}{{r}^{2}}$不是比值法定义,故B错误.
C、导体的电阻R与l成正比,与s成反比,因此导体的电阻R=ρ$\frac{l}{s}$不是比值法定义,故C错误.
D、电势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电势能和电荷量无关,所以电势φ=$\frac{W}{q}$是比值法定义,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并掌握比值法定义的共性:被定义的物理量往往是反映物质的属性,它不随定义所用的物理量的大小取舍而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初始状态A开始,按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A,即A→B→C→A(其中BC与纵轴平行,CA与横轴平行),这一过程称为一个循环,则:
(1)由A→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由B→C,气体的内能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由C→A,气体放出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110V,电阻R1=21Ω,电动机绕组的电阻R0=0.5Ω,电键S1始终闭合.当电键S2断开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525W;当电键S2闭合时,电阻R1的电功率是336W,求:
(1)电源的内电阻;
(2)当电键S2闭合时流过电源的电流和电动机的输出的功率.
(3)当电键S2闭合时电源的输出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质量均为m,用细线相连并悬挂于O点,现用一轻质弹簧给小球a施加一个拉力F,使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45o,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则弹簧形变量可能是(  )
A.$\frac{{\sqrt{2}mg}}{2k}$B.$\frac{{\sqrt{2}mg}}{k}$C.$\frac{2mg}{k}$D.$\frac{{2\sqrt{2}mg}}{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线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伸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斜面倾角为θ=37°,重力加速度为g,滑轮的质量和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C释放后沿斜面下滑,当A刚要离开地面时,B的速度最大,(sin 37°
=0.6,cos 37°=0.8)求:
(1)从开始到物体A刚要离开地面的过程中,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2)C的质量;
(3)A刚要离开地面时,C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5s末速度为10m/s,则物体(  )
A.加速度一定为2 m/s2B.前5 s内位移不可能是25 m
C.前10 s内位移一定为100 mD.前10 s内位移不一定为100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小车及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钩码的质量用m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计算出.
(1)当M与m的关系满足M>>m时,可近似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2)在平衡摩擦力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已知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390m/s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377m/s(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光滑斜面被分成等间距的四段,一小球在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a、b、c点,最后到底端d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各点速度值之比为va:vb:vc:vd=1:$\sqrt{2}$:$\sqrt{3}$:2
B.小球从a点到达各点所用时间之比为tb:tc:td=1:$\sqrt{2}$:$\sqrt{3}$
C.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vb
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frac{{v}_{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某人在t=0时刻开始观察一个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现只测出了该质点在第3秒内和第7秒内的位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求出质点的初速度B.能求出质点的加速度
C.能求出质点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D.不能求出7秒内的总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