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月球探测器在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在A点处进入椭圆轨道Ⅱ,在B点处再次变轨进入轨道Ⅲ绕月球做圆周运动,其中轨道Ⅲ的半径可认为近似等于月球的半径R,此时运行周期为T,变轨过程中探测器质量的变化忽略不计.已知轨道I半径为2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的密度为$\frac{3π}{GT}$
B.探测器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是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的$\sqrt{\frac{27}{64}}$倍
C.探测器在轨道Ⅱ上运动时,B处速度大小是A处速度大小的3倍
D.探测器从轨道I运动到轨道Ⅲ,合外力对探测器做功为$\frac{m{R}^{2}{π}^{2}}{{T}^{2}}$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月球质量,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密度;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求探测器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与轨道Ⅱ上周期之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处的向心加速度之比,再由$a=\frac{{v}_{\;}^{2}}{R}$求出A、B处速度之比;根据动能定理求合外力对探测器做的功;

解答 解:A、探测器在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frac{Mm}{{R}_{\;}^{2}}=m\frac{4{π}_{\;}^{2}}{{T}_{\;}^{2}}R$,得月球质量$M=\frac{4{π}_{\;}^{2}{R}_{\;}^{3}}{G{T}_{\;}^{2}}$,月球的密度$ρ=\frac{M}{V}=\frac{\frac{4{π}_{\;}^{2}{R}_{\;}^{3}}{G{T}_{\;}^{2}}}{\frac{4π{R}_{\;}^{3}}{3}}=\frac{3π}{G{T}_{\;}^{2}}$,故A错误;
B、椭圆轨道Ⅱ的长轴为3R,半长轴为$\frac{3}{2}R$,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frac{{T}_{Ⅰ}^{2}}{{T}_{Ⅱ}^{2}}=\frac{(2R)_{\;}^{3}}{(\frac{3}{2}R)_{\;}^{3}}=\frac{64}{27}$,得$\frac{{T}_{Ⅰ}^{\;}}{{T}_{Ⅱ}^{\;}}=\sqrt{\frac{64}{27}}$,所以探测器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是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的$\sqrt{\frac{64}{27}}$倍,故B错误;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frac{Mm}{{r}_{\;}^{2}}=ma$,得$a=\frac{GM}{{r}_{\;}^{2}}$,B处的向心加速度是A处的4倍,再根据$a=\frac{{v}_{\;}^{2}}{R}$,因为椭圆的对称性,所以AB两点的曲率半径相等,所以B处速度大小是A处速度大小的2倍,故C错误;
D、探测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v=\sqrt{\frac{GM}{r}}$,在轨道I和轨道Ⅲ上的线速度之比,$\frac{{v}_{Ⅰ}^{\;}}{{v}_{Ⅲ}^{\;}}=\sqrt{\frac{R}{2R}}=\frac{1}{\sqrt{2}}$,在轨道Ⅲ线速度${v}_{Ⅲ}^{\;}=\frac{2πR}{T}$,在轨道Ⅰ上的线速度${v}_{Ⅰ}^{\;}=\frac{1}{\sqrt{2}}\frac{2πR}{T}$,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对探测器做功$W=\frac{1}{2}m{v}_{Ⅲ}^{2}-\frac{1}{2}m{v}_{Ⅰ}^{2}$=$\frac{1}{2}m(\frac{2πR}{T})_{\;}^{2}-\frac{1}{2}m(\frac{1}{\sqrt{2}}\frac{2πR}{T})_{\;}^{2}$=$\frac{m{R}_{\;}^{2}{π}_{\;}^{2}}{{T}_{\;}^{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万有引力定律的两个重要理论: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并能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物理学中,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弹性限度内)的关系、万有引力常量、电流的热效应、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规律,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发现(或测定),他们依次是(  )
A.胡克、卡文迪许、焦耳和洛伦兹B.胡克、库仑、焦耳和安培
C.牛顿、卡文迪许、法拉第和安培D.牛顿、库仑、法拉第和洛伦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当氢原子从n=3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B.用波长为502n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吸收1.51eV的能量会发生电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固定斜面C的倾角为θ,物体A放在斜面C上,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A、B的质量均为m,且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A、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
A.A与B之间没有静摩擦力
B.A受到B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
D.A受到斜面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mgsin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入冬以来,我市雾霾天气频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比平常高出许多,保证雾霾中行车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在雾天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图示为两车刹车后匀减速运动的v-t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m/s2B.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
C.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 m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2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A、B间有一带电油滴P正好静止在极板正中间,现将B极板匀速向下运动到虚线位置,其它条件不变.则在B极板运动的过程中(  )
A.油滴将向下做匀加速运动B.电流计中电流由a流向b
C.油滴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变大D.极板带的电荷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B车在A车前,A车的速度大小为v1=8m/s,B车的速度大小为v2=20m/s,如图所示.当A、B两车相距x0=28m时,B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A车追上B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A车追上B车所用的时间;
(3)在题设条件下,A车在B车刹车后0.5s也开始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则A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以下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发现行星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  )
A.第谷B.开普勒C.伽利略D.牛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