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的一端滑块与长木板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它们间的摩擦因数为,现将板缓慢抬高,试问

(1)现将木板倾斜角调整为,滑块以的初速度沿木板向上运动,求滑块在木板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2)调整木板倾斜角,可改变滑块沿木板向上滑动的运动位移和时间,当同样的滑块仍以的初速度冲上木板,求滑块在向上滑行阶段中出现最短运动时间所需的倾角大小及最短时间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图中, a、b表面均光滑且保持静止状态, 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电源、开关S、定值电阻,光敏电阻和电容器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电容器的两平行板水平安置,当开关S闭合,并且无光照射光敏电阻时,一带电液滴恰好静止在电容器两板间的M点.当用强光照射光敏电阻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则

A.液滴向上运动

B.液滴向下运动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

D.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气垫导轨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气垫导轨装置由导轨、滑块、弹簧架、光电门等组成.实验时,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并接通两个光电计时器,然后充气,把滑块2静止放在气垫导轨的中间,让滑块1通过弹射架运动起来去碰撞滑块2.

实验结果如下: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为,反弹后再次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为;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为,测得滑块1(包括撞针)的质量为,滑块2(包括弹簧)质量。以下问题中,最终的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气垫导轨的作用是 ;

(2)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碰撞前的总动量为 kg·m/s,碰撞后的总动量为 kg·m/s;

(3)请你继续分析本实验,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碰撞前、后的总动能不变?答: (填“不变”或“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重庆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物体,放在上、下两个固定的水平挡板之间,物体间用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连接,在b物体上施加水平拉力F后,两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物体对水平挡板的压力大小可能为2mg

B. 弹簧对b物体的弹力大小可能等于mg

C. 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D. a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如图甲所示,一个带电油滴从O点以速度v向右上方射入匀强电场中,v的方向与电场方向成α角.若测得油滴到达运动轨迹的最高点P时,它的速度大小仍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点一定在O点的右上方

B.OP与初速度v所成的角度可能为

C.油滴到达最高点时,电场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为0

D.油滴到达最高点的过程,电场力对小球一定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一铁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静止垂在桌子的边缘,悬 线穿过一光盘的中间孔,手推光盘在桌面上平移,光盘带动悬线紧 贴着桌子的边缘以水平速度v匀速运动,当光盘由A位置运动到图中虚线所示的B位置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此时铁球

A.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cosθ

B.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sinθ

C.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为vtanθ

D.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大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一星球的密度跟地球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忽略其自转影响)( )

A. B. 4倍 C. 16倍 D. 64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以点电荷Q为圆心的圆上有B、C两点,已知将正点电荷q从A点移至B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则

A.Q为正电荷

B.将负电荷从C点移至A点,电势能增加

C.将正点电荷q从B点沿圆周移至C点,电场力不做功

D.将正点电荷q从C点沿直线移至A点,电场力做功大于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